舒伯特(歌曲之王) 江銘輝 五夢網
圖1: 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奧地利,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
從五歲開始,舒伯特就隨父親開始學習,六歲時進入他父親的學校上課,他的音樂也從那時開始。父親教導他小提琴的基礎,當他七歲時,接受教堂樂隊長--麥可.霍爾澤(Michael Holzer)的教誨,學習鋼琴、風琴、作曲理論。可是霍爾澤所知有限,似乎沒有教他什麼。
1812年,母親因患傷寒去世,第二年,父親再婚。
這時舒伯特已到十六歲,開始進入青春期,聲音轉變了,不能擔任合唱團高音部的歌手,無奈之下,只好退學回家,在父親的學校,暫時當任老師。之後,他前往安東尼奧.薩里耶利(Antonio Salieri),接受正規的作曲的課程三年,而安東尼奧.薩里耶利是當時最有名的歌劇作曲家。
1814年10月19日舒伯特為歌德的詩《紡車旁的格麗卿》譜曲,這是舒伯特的第一部歌曲,也打開了他創作的閘門。
圖3:舒伯特在回家路上
1817年,他認識了偉大的歌唱家- -福格爾(Johann Michael Voge),以後福氏成為舒伯特音樂最有力的支援者。
1818年夏天,擔任匈牙利貴族埃斯特哈茲伯爵(Count Johann Esterhazy)家的音樂教師,前往賽勒斯(Zselis)的別墅,11月始回維也納。但因不願意回父親的學校教書,被父親責罵,因此投靠朋友修伯家裡。從此開始寄居朋友家裡的流浪生活。
1819年春天舒伯特搬到麥魯霍爾家,1821初春,結束了和麥魯霍爾的二年同居生活,再度同去修伯家寄居,以「魔王」為作品的第一次開始出版。九月,與修伯一起去聖彼爾登。
1822年 開始作「未完成交響曲」,並以作品第十號變奏曲,去拜訪貝多芬。
1823年夏天與福格一起前往奧地利北部旅行,演奏,九月中旬同到稚也納,居 住於羅帚父親家,被推薦為格拉絃音樂協會的名譽曾員。
不幸的是舒伯特被感染梅毒,這在當時是不治之症。當年秋天舒伯特入院治療,有所好轉,但次年年初他精神也受到重創,在一封信中他寫到:「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最可憐的人」。
此後,舒伯特雖患了大病,但病中他仍繼續作「美麗的磨坊少女」歌曲。
1824年五月起第二次當埃斯特哈茲家的音樂教師,往賽勒斯。五月再度和福格爾起,以維也納為起點,往奧地利北部地方旅行。十月,送福格兒爾去義大利後,獨自同到維也納。
1826年,因宮廷歌劇團缺乏副指揮,於是舒伯特提出申請,但不幸被駁回。1827年2月,辛特拉(Anton Schindle)將許多舒伯特的作品介紹給病床上的貝多芬。 3月26日,貝多芬去世,舒伯特心中十分悲傷。6月,他被推薦為維也納愛樂協會的幹部會員,9月2日,因格拉夫人邀請,離開稚也納去格拉茲。9月20日,回到稚也納。
1829年3月26日間演奏會發表自己作品,9月1日離開修伯家,移居於 哥哥菲狄南(Ferdinand Schubert)家。10月初旬與哥哥一起去艾森市(Eienstadt)參觀海頓的墳墓。
11月3病情愈重,他不得不再躺在床上。11月4日曾經免強向塞赫德(Simon Schter )學習對位法,這是他最後一次的上課。11月16日經診斷為傷寒。11月19日下午3時逝世。享年31歲。11月21日埋葬於威靈(Wahring)墓地,在貝多芬墳墓旁邊不原遠的地方。
由於沒有固定收入,生活比較貧困,在他的一些作品裡也常常反映出苦悶和壓抑的情緒,儘管這樣,他還是滿懷熱情地創作了大量的歌頌民族解放鬥爭的優秀作品。長期的困苦生活,使舒伯特身心受到極大的摧殘。但生計沒有想像那麼糟。因為,舒伯特僅管一無所有,且辭掉了教職,也沒有演出收入。沒有出版商對他的作品感興趣。但他仗義朋友們經常無所求的接濟他。有個給他提供住處,有的提供樂器。他們一起出去吃飯,碰上誰帶錢誰就付錢。據說他有十幾個外號。最有特點的一個是「誰買單?」當大夥兒吃完飯後,碰到第一件事是「誰買單?」。舒伯特的另一個外號是「小蘑菇」。因為他只有1米57公分,又是個小胖子。
後人筆下的舒伯特通常是一個懷才不遇的天才,他的作品雖然當時未能得到廣大觀眾的重視。但事實上,確是的偉大作品。造成這個結果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自己並未如莫札特和貝多芬那樣積極主動地設法在公眾場合展現自己。直到1827年才在朋友們的勸說下開了個人音樂會,而且取得巨大成功。
後記(以下資料取自「世界大音樂家」,天同出版社,喬珮 著)
1. 舒伯特死後,家中一貧如洗,蕭條萬分.幾個朋友將他的遺物情理一遍,列成了清單拍賣,可憐全部的東西如:禮服、領帶、手套、枕頭、鞋子…等,總共也下過六十三個弗洛林,約新台幣一百數多元,這區區之數,還不夠他死前的醫藥費及埋葬費的五分之一,無奈之下,只好由他的窮朋友張羅了一番,始得下葬。他的全部譜稿,僅僅只值十個弗洛林,被收贓家買去了,但在他死後98(1927)年,一首他死前數月寫的六頁半歌曲原稿,就值到150英傍。這款相當舒氏死時的三十六百餘弗洛林。
2.未完成交響樂
舒伯特動手寫這首交響業樂是在他死前六年(1822年),不幸的是他只寫了兩個樂章和第三樂章的九個小節便停了下來,一直到舒氏去世,這首名曲仍未完成,後人誰也不知他為什麼不寫完。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謎,因為在此之前,他還寫了第七交響曲--「羅薩蒙德」等許多作品。舒伯特從未聽過這曲的演奏,原譜在舒氏死後被棄置了卅七年,直到喬治格洛夫(George Glove)在舒氏的舊書堆裏發見這曲的原稿,而於1865年12月17日,首次在維也納公演時,才讚為這曲為音樂界的奇構,一躍成為世人最欣愛的交響樂之一。喬治格洛夫關於這作品有這樣的記述:「我聽到未完成交響樂的時侯,每每覺得這曲興舒伯特的別的作品完全不同,我認為這是一曲全然特殊的音樂,這曲是失意時代的紀錄,我們可以聽出曲中的感情的部分及神經銳敏的要素,又可窺知舒伯特的全不受別人影響的獨自世界,這幾個特點,在我們所知的舒伯特別的作品中,完全未曾見過,且這交響樂又有一種由生動空想所生新的千纖細的趣味」。
1928年,舒伯特逝世的百週年時,美國的一個音樂團體,曾妙想以重賞向音樂界徵求為其補充完成這首交響曲,(按一般習慣交響柴為四個樂章,或五六樂章),但最後始終無人敢於問津,費立浦.海爾即說:「我們應感謝舒氏沒有寫完它,因為它己經表現了他要表現的一切」。真的,每次演奏這曲,不少人認為那個惆悵哀怨般的曲調中,充滿了舒氏一生鬱鬱的寫照,人們就是對那種「欲語還休」的意味別加偏愛。
這曲第一興第二樂章,都是奏鳴曲形式,共681小節,一章重快速諷(Allegro)二章重並步調(Andante)又第一月樂章的第二主題和第二樂章的弟一主題,都是三拍子的動人歌謠似的樂句,令人有深沉、慕念和輕愁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