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龍〈白馬非馬論〉 江銘輝 五夢網
圖: 公孫龍(Kong Sun Long,中國人,約西元前325~250年)
公孫龍是中國戰國時期名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姓公孫名龍,戰國末年趙國人,曾在平原君趙勝家當門客。他善於辯論,力倡“白馬非馬”之說,並與儒家的孔穿、陰陽家的鄒衍等人進行過辯論。由於他創立了“堅白相離”的學說,近代有人稱他為“離堅白”派。著有〈公孫龍子〉一書。據〈漢書‧藝文志〉記載,〈公孫龍子〉原有14篇,但現存只有6篇,這6篇中〈跡府篇〉疑為公孫龍弟子所補錄,其他5篇,即〈白馬論〉、〈指物論〉、〈通變論〉、〈堅白論〉、〈名實論〉,經考證確認為公孫龍本人所著。
他在數學上的貢獻是提出“邏輯思想”及“整體與部分關係的概念”。重要的論題有三:〈白馬論〉的“白馬非馬”,〈堅白論〉的“堅白相離”及〈通變論〉的“二無一”。
一、白馬非馬
白馬非馬是公孫龍先生的成名代表作,他說:我們可以將白馬說牠不是馬,因為白馬包括兩個性質––白與馬,「白」是指顏色,「馬」是指形狀。顏色與形狀是不相同的屬性,因此說白馬非馬。(如圖1)
圖1:白馬是由「馬」的集合與「白色」的集合相交
公孫龍的白馬非馬論已有數學中集合的初步概念,他把「馬」作成一個集合,「白色」的東西又形成一集合,則「白馬」是「馬」與「白色」兩集合的交集。即:
二、堅白相離
公孫龍在哲學和邏輯思想上提出了著名的“堅白相離”思想,他說“石頭”用看的,只知道是“白色”而不知“堅硬”的性質。用摸的,只知道是“堅硬”,而不知道有白色性質。因此“堅”與“白”不必同時皆屬於石頭的特性。也就是說“白色”在還沒有與石頭結合時,必定獨立存在,“堅硬”在還沒有與石頭結合時,也必定獨立存在。公孫龍的結論是“堅硬”與“白色”實際上只是和石頭這個實體相分離而獨立存在的抽象概念。
三、二無一
公孫龍借助“二”和“一”的概念,表達對於整體和部分之關係的認識。他對二無一的敘述如下:
1.曰:二有一乎?
2.曰:二無一。
3.曰:二有右乎?
4.曰:二無右。
5.曰:二有左乎?
6.曰:二無左。
7.曰:右可謂二乎?
8.曰:不可。
9.曰:左可謂二乎?
10.曰:不可。
11.曰:左與右可謂二乎?
12.曰:可。
13.曰:謂變非不變,可乎?
14.曰:可。
15.曰:右有與,可謂變乎?
16.曰:可。
17.曰:變奚?
18.曰:右。
19.曰:右苟變,安可謂右?苟不變,安可謂變?
這裡的“二”代表整體,“一”代表部分。公孫龍把“二”再嚴格分為兩個部分,分別用“右”和“左”來表示它們,如此這句話以現代口語譯成白話文為:
1.問:整體中存在部分嗎?
2.答:整體中不存在單獨的部分。
3.問:整體可區分出右邊嗎?
4.答:整體無法分出右邊。
5.問:整體可區分出左邊?
6.答:整體無法分出左邊。
7.問:右可說是整體嗎?
8.答:右不可叫作整體。
9.問:左可說是整體嗎?
10.答:左不可叫作整體。
11.問:左邊和右邊合起來可說是整體嗎?
12.答:可以。
13.問:左邊和右邊合起來已經改變了左邊和右邊單獨存在的事物狀態,也就是說它已經不是原來沒有變化時的那個事物了,可以這樣說嗎?
14.答:可以。
15.問:我們可以說因為有右邊的參與,產生了變化嗎﹖
16.答:可以。
17.問:請問哪邊已經改變了嗎?
18.答:右邊。
19.右邊既然已經改變了,就不能稱為右邊了?如果我們仍然說右邊不變,那麼為什麼我們說它已經變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