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  2010-03-06 惠施

 

惠施〈無窮概念〉   江銘輝五夢網
  
圖:惠施〈Hui Shi,中國人,約西元前370~310年〉
惠施,宋國人,中國戰國時代的哲學家,被歸屬於「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當中的「名家」,死於莊子之前。主要活動在魏國,曾任魏相15年,並促成魏、齊二王相會於徐州,互尊為王,開六國稱王局面。後來張儀至魏,為秦連橫,欲以魏合於秦而攻齊、楚。惠施主張魏國要和齊、楚合作,才能阻擋秦軍。群臣及魏王皆聽張儀,惠施被逐到楚。楚將他安置在宋國,惠施才與莊周(圖1)交遊。
  
 
圖1:莊周:莊子名周,宋國蒙(今中國河南商丘東北)人,家貧但不願做官,開啟了清超避世之風,著莊子一書,有33篇,大都是寓言。莊子主張虛靜恬淡,寂漠無為,消遙自在。
惠施博學善辯,他和莊周關於“魚是否快樂在水中出遊”的濠上之辯,是中國著名的辯論。這個辯論被記在〈莊子‧秋水篇〉裡。他著有〈惠子〉一篇,但已失傳。其學說散見於〈莊子〉、〈荀子〉、〈韓非子〉、〈戰國策〉、〈呂氏春秋〉、〈說苑〉等書中。在〈莊子‧天下篇〉記載他提出的十個論題,被後人稱為“惠施十事”,流傳至今,這十事中有些與希臘哲學家芝諾(Zeno)悖論的內容相似。他在數學上的貢獻有:
一、無窮大、無窮小的定義
  惠施對於數學史的貢獻,首先是他明確地表達「無窮大」和「無窮小」的數學概念。他說:「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這句話是說:向外擴充沒有邊界叫做無窮大,向內縮小,沒有內部叫做無窮小。
二、悖論
悖論是指一種推理過程,它看上去是合理的,但結果卻是矛盾的。
惠施也有類似希臘耶利亞學派的芝諾(Zeno)四大悖論之「飛箭靜止說」,他說:「飛鳥之景,未嘗動也,鏃矢之疾,而不行不止之時。」
三、無限分割和極限思想
  最足以代表惠施的無限分割和極限思想的,是: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這句話的意思是:一根一尺長的棍子,天天取一半,永遠取之不盡(圖2)。
  

圖2:惠施說:一根一尺長的棍子,天天取一半,永遠取之不盡。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