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動物:鳳凰
西方鳳凰(本文大部分至波赫世著的想像的動物)
埃及人在紀念碑的石像上、在石砌金字塔上、以及木乃伊,處處表現出追求永恆的決心。在埃及這個國家傳說一種神話,說有一種能夠輪生的不死鳥,雖然這一神話是在希臘與羅馬之後,才產生的。但卻是埃及人的創意。阿朵夫.歐曼寫道,在希里奧亞波里斯的神話中,說鳳凰是大赦年的主宰,或長週期時間的主宰。它五百年才輪一次,生生息息。據說當鳳凰的父親死後,鳳凰會飛到埃及。依照傳說的圖畫上,鳳凰的羽毛部份是金色,部份是紅色,其形狀大小頗像老鷹(如圖),它夜間奔向太陽燒成灰燼,第二天早上又復活。埃及人所說鳳凰是從阿拉伯飛來的,牠們把牠父親用逝世的香藥包起來,帶到埃及的大陽神廟來埋葬。
圖:鳳凰的羽毛部份是金色,部份是紅色,其形狀大小頗像老鷹,它夜間奔向太陽燒成灰燼,第二天早上又復活。
鳳凰攜帶父親的方式是這樣的:先產下一個儘可能帶得動的香藥蛋,並且先試試能舉得起來的話,就把蛋掏空,而後把父親的屍體放進去,屍體擺好後,填滿香藥,再把蛋封好;這樣一來帶著專裝有父親屍體的蛋,與原來蛋的重量相等,封好後,牠便把牠的父親帶到埃及的太陽神廟裡來。這便是這種鳥來到埃及的故事。
五百年後,塔西塔斯和普林納斯的故事講得就更奇妙了。前者認為古代說法含糊,但認為傳統對鳳凰出現的時間有一定週期,認為是在一千四百六十一年。後者也考據過鳳凰出現的年代。按普林納斯所記,是根據曼尼留斯的說法,鳳凰的壽命是二萬五千八百年為一週期再輪生。這個輪生週期與柏拉圖時間相同;柏拉圖時間是以太陽、月亮和五個行星運轉回歸原位為一期。塔西塔斯則認為通常是一萬二千九百九十四年。古代人相信,按天文學上所說的大循環實現的話,世界的歷史是受行星運轉的影響,而後在此大週期內歷史會重演;鳳凰便是這種重演過程的重要角色。宇宙的循環好比鳳凰的死亡與再生,我們應該想起斯多科嶱學派的說法,宇宙為火所消滅,又在火中重生,其週期循環是無始無終的。
以時間表示鳳凰傳代的方法。希洛多塔斯說牠們是以蛋傳代,但是詩人克洛丹在十四世紀末便讚美說,這不死之鳥是從牠們自己的灰燼生出的,是牠們本身的繼承者,也是年代的見證人,為不死的火鳳凰。
很少神話像鳳凰那樣流傳廣遠。除了上面所提的作家有記述外,尚有奧維德(『形變凹第十五章)、但丁(『地獄]第二十四章)、匹利叟(『鳳凰及其自然史』)、夸維多(『西班牙詩文集凹第六章)以及彌爾頓(「桑森』末章)。莎士比亞在他的『亨利第八二第五幕第六場中,寫下這樣的名句:
當這奇妙的鳥,純潔的鳳凰死了,
從她的灰燼又生出了另一隻
如她本身一樣令人愛慕-
東方鳳凰
鳳凰(Chinese phoenix/phoenix),亦稱為朱鳥、丹鳥、火鳥等,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羽毛美麗。鳳在中華人民的心目中是瑞鳥,天下太平的象徵。它與龍一起構成了龍鳳文化。中國人的聖書雖然缺乏西方人的聖經那種悲憫之情。但是,中國聖人的那些嚴肅談話,卻又使我們深受感動。舉個例子來說,「論語」卷五「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此句話是說「河不出圖」的「河」是指黃河,「圖」是具有神奇力量龜背上刻的圖案。至於鳳凰,是一種羽毛華麗不是野雞或孔雀的瑞鳥。在史前時代,牠停息在有德君王的花園或宮殿裡,象徵著天下太平。公的是鳳,有三隻腿,住在太陽裡。母的是凰,牠們在一起是永恆愛情的象徵。
鳳凰是畫家常愛畫的題材。目前還有一些商品以鳳凰作為商標。畫面上的鳳凰是隻長頸的大鳥,全身披覆著五彩斑斕的羽毛,頸上佈滿絲狀的羽毛,閃閃金光,有著鷹的眼睛、雞的嘴色、鷹的爪和孔雀翎、.…‥古書上說牠的鳴聲,頗似吹簫弄笙的音響。
在不少的中國古書上,還記有一種名叫鵬鳥或大鵬鳥的鳥兒,這實際上也就是鳳凰。民間傳說,鳳凰飛翔時,旁邊有無數的鳥兒跟在它的旁邊,所以用「朋」字來表明這個特點。因為牠是「主角」,就在「朋」字旁再加
上「鳥」字。事實上,在「說文」、「字林」等書上就十分明確地肯定這一點,因此「朋」字就是古文中鳳凰的「鳳」字。
在大自然中,要尋找到完全具有古書中和畫面上所描述的那種鳳凰,
是根本不可能的。根據中外學者研究後肯定:鳳凰實際上是古人把雉雞美化和神化所成的形象。
雉雞,又叫山雞或野雉,在台灣也分佈得很多,雄雉身體較大,姿容輕健,頰部色紅,羽毛綠色,多雜彩,有金屬光澤,尾羽很長,有美麗的橫斑。雌雉身體較小,體羽大多呈茶褐色。
人們塑造鳳凰形象的素材,當然是取自美麗的雄雉,而不是取自相貌平凡的雌雉。
唐代詩人李白,更明白地告訴我們:「楚人不識鳳,重價求山雞」
把山雞當作鳳凰,可見鳳凰是雉雞這概念早在古代就為不少人所認同。
不過,也有一些人認為鳳凰是遠古時候生存過的一種雉科鳥類,後來因環境的改變,對牠生存不利,以致死亡。但是,歷史上,直到距今六七百年前的元代,仍記載著有鳳凰的出現,可見滅絕的說法似乎可能性較小,何況至今我們還沒有發現鳳凰的化石,更沒見過完全像傅說中的那種「鳳凰」。而且主張這種說法的人,也認為鳳凰是和雉雞同一類的鳥兒。
圖:根據中外學者研究後肯定:鳳凰實際上是古人把雉雞美化和神化所成的形象。這可由唐代詩人李白的「楚人不識鳳,重價求山雞」這段話可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