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
悖论是指一种推理过程:它看上去是合理的,但结果却矛盾的。在悖论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论调:由它的真,可以推出它的假;由它的假,可推出它的真。 悖论的主要形式有下列三种。
一、似非而是
“似非而是”是一种论断看起来是错的,但实际上却是对的。 例1:若交换无穷级数各项的顺序,则该级数之和会改变,譬如:
(1)S=1-1+1-1+1-1+
‧S=(1-1)+(1-1)+(1-1)+.......=0
- S=1+(-1+1)+(-1+1)+(-1+1)......=1
(2)S=1-2+4-8+16-32+......
- S=(1-2)+(4-8)+(-16+32)+......=(-1)+(-4)+(-16)+......=-∞
- S=1+(-2+4)+(-8+16)+......=1+(2)+(8)+......=∞
- S=1-2+4-8+16-32+......=1-2(1-2+4-8+16-32......=1-2S
得:S=1/3
图1:将“A”字绕莫比乌斯带。
例2:若一个人将“A”字沿着莫比乌斯带(Mobius strip)面绕一圈回到原点,结果他发现“A”字走过莫比乌斯带的两面,且“A”字变成“∀”字,再从“∀”字变“A”字回到原点(图1)。
若将莫比乌斯带沿中线剪开,得到的是一个带子,不是两个带子(图2)。
图2:将莫比乌斯带沿中线剪开,得到的仍是一个带子。
例3:自然数的个数等于偶数的个数。 部分少于全体。对于有限集合来说是理所当然的。譬如1, 2, 3, 4, 5, 6, 7, 8, 9, 10的个数比2, 4, 6, 8, 10个数大。但是全体的自然数1, 2, 3, 4, 5, 6,………n……,把它去掉奇数成为2, 4, 6,……n……的偶数集合。请问自然数的个数大?亦或偶数的个数大?1874年德国数学家康托尔(G. Cantor)利用配对原则把它们配对起来:
康托尔发现自然数集与偶数集之间可建立了一个一一对应方式。因此推论这两个集合包含同样的个数。用完全相同的方法,我们可以在自然数集与具有下列形式的数字集:10, 100, 1000, 10000, ………之间建立起一个一一对应。为此,只需把自然数n对应于数字10n,即可得n→10n。这样就建立起所要求的一一对应。用同样方法,我们可以在自然数集与自然数平方的集之间建立n→n2之对应。数学家们已知道自然数、整数、偶数、奇数及有理数,它们之间都可建立一一对应。他们也称这些数集是可数集合。除了可数集合外,有没有不可数的数集呢?康托尔证明了无理数集或实数集是不可数的。它们的数目远比自然数大很多。
二、似是而非
“似是而非”是一种论断看起来好像是对的,但实际上却错了。这往往是由于忽视了一些概念和论断的适用范围,超出其应用范围而冒然使用这些概念和论断,从而导出谬论。
例1:若将有限集的性质应用无限集就可得得出错误的结论。
譬如:假设:∞表示无穷大,将∞加5之后仍为∞,因此:
∞+5=∞ 若从两边减∞,即得:
5=0 又把∞乘以2后仍为∞,因此, 2‧∞=∞ 若两边除以∞,即得
2=1
由于会发生如上述的错误现象,故绝对不要把∞当作有限数处理。
例2:错误的开平方
譬如:1-3=4-6
所以:1-3+9/4=4-6+9/4.........(1)
因为:a2-ab+b2/4= (a-b/2)2
故若设a=1,b=3
则:1-3+9/4= (1-3/2)2……………(2)
若设:a=2,b=3
则:4-6+9/4=(2-3/2)2………(3)
由(1)、(2)、(3)得:(1-3/2)2=(2-3/2)2
即:1-3/2=2-3/2
所以1=2
为什么会有错误呢? 我们的回答是,此问题计算至:
(1-3/2)2=(2-3/2)2为止是正确,但是因而导出1-3/2=2-3/2 ,并进而导出1=2的部分就错了。
事实上,从a2=b2可以得a=b或a=-b 故在上列的计算中以为只能得a=b就是错的地方,事实上,至 (1-3/2)2=(2-3/2)2为止是正确的,而接下去应该是1-3/2=2-3/2或1-3/2=-(2-3/2)。 又,因为1-3/2=2-3/2不可能成立,故应变成1-3/2=-(2-3/2)
例3:以零去除任何数。 譬如:任意非零的两数a,b,且a=b;
若两边乘以a,则a2=ab;
若从两边减b2,则a2-b2=ab-b2; 把两边分解因式,即得:
(a+b)(a-b)=b(a-b)……………….(1)
两边除以a-b,得a+b=b
从两边减b,即得a=0
因此,所有的数都等于零。会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完全是(1)式用a-b=0去除的原因。
例4:芝诺(Zeno)悖论:
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提出阿基利斯(Achilles)和乌龟赛跑的悖论。阿基利斯是古希腊一位善跑的战将。芝诺假设阿基利斯比乌龟跑得快十倍。乌龟先跑100公尺,阿基利斯再开始追它,如此阿基利斯却永远赶不上它。因为阿基利斯到达龟的起点时,乌龟已又在他前面10公尺,当他再跑10公尺时,乌龟又跑1公尺,他又往前跑1公尺时,乌龟又前进0.1公尺,如此类推,虽然阿基利斯逐渐接近乌龟,但芝诺说,乌龟总跑在阿基利斯的前面一点点,阿基利斯绝对赶不上乌龟。可是经验告诉我们,阿基利斯很快的超越过乌龟。
三、一系列推理看起来好像自圆其说,可是却导致逻辑上自相矛盾
例1:说谎者悖论:
克利特(Crete)岛上的伊比孟德斯(Epimenides)说:「所有的克利特岛上的人都是说谎的人。」如果他说的是实话,那么克里特人都是说谎者,而伊比孟德斯是克利特人,他必然说了假话。如果他确实说谎,那么克里特人就不一定都是说慌者。因此出现逻辑上的矛盾,这个悖论是古希腊人在公元前六世纪提出的。
例2:理发师悖论:
著名理发师悖论是英国人罗素(B.A.W. Russel)提出的。一个理发师招牌上写着:我给城里一切不自己刮脸者刮脸,我也只给这些人刮脸。请问!谁给这位理发师刮脸呢﹖如果他自己刮脸,那他属于自己刮脸的那类人,按其规定他不能自己来刮。如果由别人给他刮脸,那他就属于不自己刮脸者,按其规定他要给不自己刮脸者刮脸,因此其他任何人不能给他刮脸。
例3:“这句话有八个字”(这句话有几个字?七个字?!显然与原句说有八个字不符,但说原句有八个字是对的,又与实际不符。)
例4:在墙壁上张贴布告“不准张贴”。
图3: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
图4:艾丽斯正梦见国王,国王也同样梦见艾丽斯,只要艾丽斯一醒国王就马上消失,同样国王一醒艾丽斯也会消失。
例5:最有趣的是数学家兼作家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英国人,1832~1898年)(图3)在〈爱丽斯镜中游记〉中,有一段艾丽斯梦见国王,国王也正在梦见艾丽斯的故事。根据刘易斯的写法,爱丽斯碰到了红色国王。国王睡着了,〈特威德勒弟〉告诉爱丽斯,国王正梦见她,她只是国王睡梦中的人,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只要国王醒来,艾丽斯就会消失了。实际上艾丽斯也在作梦梦见国王,因此只要艾丽斯一醒,国王也会消失(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