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論
悖論是指一種推理過程:它看上去是合理的,但結果卻矛盾的。在悖論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論調:由它的真,可以推出它的假;由它的假,可推出它的真。 悖論的主要形式有下列三種。 一、似非而是 “似非而是”是一種論斷看起來是錯的,但實際上卻是對的。 例1:若交換無窮級數各項的順序,則該級數之和會改變,譬如:
(1)S=1−1+1−1+1−1+
‧S=(1-1)+(1-1)+(1-1)+.......=0
- S=1+(-1+1)+(-1+1)+(-1+1)......=1
(2)S=1-2+4-8+16-32+......
- S=(1-2)+(4-8)+(-16+32)+......=(-1)+(-4)+(-16)+......=-∞
- S=1+(-2+4)+(-8+16)+......=1+(2)+(8)+......=∞
- S=1-2+4-8+16-32+......=1-2(1-2+4-8+16-32......=1-2S
得:S=1/3
圖1:將“A”字繞莫比烏斯帶。
例2:若一個人將“A”字沿著莫比烏斯帶(Mobius strip)面繞一圈回到原點,結果他發現“A”字走過莫比烏斯帶的兩面,且“A”字變成“"”字,再從“"”字變“A”字回到原點。(圖1) 若將莫比烏斯帶沿中線剪開,得到的是一個帶子,不是兩個帶子(圖2)。
圖2:將莫比烏斯帶沿中線剪開,得到的仍是一個帶子。
例3:自然數的個數等於偶數的個數。
部分少於全體。對於有限集合來說是理所當然的。譬如1, 2, 3, 4, 5, 6, 7, 8, 9, 10的個數比2, 4, 6, 8, 10個數大。但是全體的自然數1, 2, 3, 4, 5, 6,………n……,把它去掉奇數成為2, 4, 6,……n……的偶數集合。請問自然數的個數大?亦或偶數的個數大?1874年德國數學家康托爾(G. Cantor)利用配對原則把它們配對起來:
康托爾發現自然數集與偶數集之間可建立了一個一一對應方式。因此推論這兩個集合包含同樣的個數。用完全相同的方法,我們可以在自然數集與具有下列形式的數字集:10, 100, 1000, 10000, ………之間建立起一個一一對應。為此,只需把自然數n對應於數字10n,即可得n→10n。這樣就建立起所要求的一一對應。用同樣方法,我們可以在自然數集與自然數平方的集之間建立n→n2之對應。數學家們已知道自然數、整數、偶數、奇數及有理數,它們之間都可建立一一對應。他們也稱這些數集是可數集合。除了可數集合外,有沒有不可數的數集呢?康托爾證明了無理數集或實數集是不可數的。它們的數目遠比自然數大很多。
二、似是而非
“似是而非”是一種論斷看起來好像是對的,但實際上卻錯了。這往往是由於忽視了一些概念和論斷的適用範圍,超出其應用範圍而冒然使用這些概念和論斷,從而導出謬論。
例1:若將有限集的性質應用無限集就可得得出錯誤的結論。
譬如:假設:∞表示無窮大,將∞加5之後仍為∞,因此:
∞+5=∞
若從兩邊減∞,即得:
5=0
又把∞乘以2後仍為∞,因此,
2‧∞=∞
若兩邊除以∞,即得 2=1
由於會發生如上述的錯誤現象,故絕對不要把∞當作有限數處理。
例2:錯誤的開平方
譬如:1-3=4-6
所以:1-3+9/4= 4-6+9/4............ (1)
因為:a2-ab+ b2/4= (a-b2/2)2
故若設 a=1,b=3
則:1-3+9/4=(1-3/2)2……………(2)
若設:a=2,b=3
則:4-6+9/4=(2-3/2)2………(3)
由(1)、(2)、(3)得:(1-3/2)2=(2-3/2)2
即:1-3/2=2-3/2
所以1=2
為什麼會有錯誤呢? 我們的回答是,此問題計算至:
(1-3/2)2=(2-3/2)2為止是正確,但是因而導出1-3/2=2-3/2,並進而導出1=2的部分就錯了。
事實上,從a2=b2 可以得a=b或a=-b 故在上列的計算中以為只能得a=b就是錯的地方,事實 上,至(1-3/2)2=(2-3/2)2為止是正確的,而接下去應該是1-3/2=2-3/2或1-3/2=-(2-3/2)。
又,因為1-3/2=2-3/2不可能成立,故應變成1-3/2=-(2-3/2)。
例3:以零去除任何數。
譬如:任意非零的兩數a,b,且a=b;
若兩邊乘以a,則a2=ab;
若從兩邊減b2,則a2-b2=ab-b2;
把兩邊分解因式,即得:
(a+b)(a-b)=b(a-b)……………….(1)
兩邊除以a-b,得a+b=b 從兩邊減b,即得a=0 因此,所有的數都等於零。會產生這種矛盾的原因,完全是(1)式用a-b=0去除的原因。
例4:芝諾(Zeno)悖論: 西元前五世紀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曾提出阿基里斯(Achilles)和烏龜賽跑的悖論。阿基里斯是古希臘一位善跑的戰將。芝諾假設阿基里斯比烏龜跑得快十倍。烏龜先跑100公尺,阿基里斯再開始追它,如此阿基里斯卻永遠趕不上它。因為阿基里斯到達龜的起點時,烏龜已又在他前面10公尺,當他再跑10公尺時,烏龜又跑1公尺,他又往前跑1公尺時,烏龜又前進0.1公尺,如此類推,雖然阿基里斯逐漸接近烏龜,但芝諾說,烏龜總跑在阿基里斯的前面一點點,阿基里斯絕對趕不上烏龜。可是經驗告訴我們,阿基里斯很快的超越過烏龜。
三、一系列推理看起來好像自圓其說,可是卻導致邏輯上自相矛盾
例1:說謊者悖論:
克利特(Crete)島上的伊比孟德斯(Epimenides)說:「所有的克利特島上的人都是說謊的人。」如果他說的是實話,那麼克里特人都是說謊者,而伊比孟德斯是克利特人,他必然說了假話。如果他確實說謊,那麼克里特人就不一定都是說慌者。因此出現邏輯上的矛盾,這個悖論是古希臘人在西元前六世紀提出的。
例2:理髮師悖論:
著名理髮師悖論是英國人羅素(B.A.W. Russel)提出的。一個理髮師招牌上寫著:我給城裡一切不自己刮臉者刮臉,我也只給這些人刮臉。請問!誰給這位理髮師刮臉呢﹖如果他自己刮臉,那他屬於自己刮臉的那類人,按其規定他不能自己來刮。如果由別人給他刮臉,那他就屬於不自己刮臉者,按其規定他要給不自己刮臉者刮臉,因此其他任何人不能給他刮臉。
例3:“這句話有八個字”(這句話有幾個字?七個字?!顯然與原句說有八個字不符,但說原句有八個字是對的,又與實際不符。)
例4:在牆壁上張貼布告“不準張貼”。
圖3:路易斯‧卡羅爾(Lewis carroll)
圖4:愛麗絲正夢見國王,國王也同樣夢見愛麗絲,只要愛麗絲一醒國王就馬上消失,同樣國王一醒愛麗絲也會消失。
例5:最有趣的是數學家兼作家路易斯‧卡羅爾(Lewis carroll,英國人,1832~1898年)(圖3)在〈愛麗斯鏡中遊記〉中,有一段愛麗絲夢見國王,國王也正在夢見愛麗絲的故事。根據路易斯的寫法,愛麗斯碰到了紅色國王。國王睡著了,〈特威德勒弟〉告訴愛麗斯,國王正夢見她,她只是國王睡夢中的人,實際上並不存在的,只要國王醒來,愛麗絲就會消失了。實際上愛麗絲也在作夢夢見國王,因此只要愛麗絲一醒,國王也會消失(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