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的由来
通常我们如果在市场上碰见熟人,第一句话一定是:「你上市场要买什么东西?」谁都知道「东」和「西」是表示方向,可是怎么变成商品及物质呢?原来这是一个有趣故事,故事如下:
南宋知名理学家—朱熹,他好学多问。有一天,在市场附近的巷子里碰到一位精通天文地理、阴阳五行的好友—盛温和。朱熹笑着问盛温和说:「你提着竹篮到哪里去呢?」盛温和诙谐笑着说:「我呀!去市场买东西呀。」朱熹听了有些莫名其妙,猜不透他这句话的意思,于是又问:「买东西?为何不买南北?」
盛温和听了笑道:「亏你是理学大师,学问渊博,我问你,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是什么?」,朱熹才恍然大悟。
原来盛温和要买木材和金属类物品,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东属木、西属金、南属火、北属水,盛先生提着竹篮,当然只能买材料和金属类的物品,水会漏光,火会烧掉竹篮。
后来这个有趣的故事,流传在民间,久而久之,「东西」逐渐被作为商品、物质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