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花語--荷花堅貞、純潔 江銘輝 五夢網
荷花荷花幾月開?
小時候,與鄰居遊戲經常唱的一首童謠是:荷花荷花幾月開?那時候不知道荷花就是蓮花,也不知荷花長什麼樣子,什麼時候開花。
唱歌時,分成二隊(估且稱為甲隊、乙對),歌詞如下:
荷花、荷花幾月開?幾月開?(甲隊唱);一月不開幾月開?(乙隊答)
荷花、荷花幾月開?幾月開?(甲隊唱);二月不開幾月開?(乙隊答);
荷花、荷花幾月開?幾月開?(甲隊唱);三月不開幾月開?(乙隊答); 荷花、荷花幾月開?幾月開?(甲隊唱);四月不開幾月開?(乙隊答);
荷花、荷花幾月開?幾月開?(甲隊唱);五月不開幾月開?(乙隊答);
荷花、荷花幾月開?幾月開?(甲隊唱);六月朵朵開!(乙隊答);
六月朵朵開!(大家唱)
這是以農曆計算,荷花盛開季節是農曆6月,但若以時下通行的陽曆計,則荷花綻開的時間應是陽曆7、8月。
筆者在台北市上班30餘年,聽說台北市的植物園有一片荷花池,可惜無緣就近觀賞花容,但40幾年前筆者有幸來台北,住在台大宿舍時,一天傍晚,有同學說植物園有荷花,正盛開,於是乎大夥兒簇擁前往觀賞,可惜已近夜晚,什麼也看不到。有關荷花與睡蓮的區別筆者在「八月花語水蓮花」有極詳細的解說,在此不再贅述。
說起荷花與睡蓮的區別,中國古代所說的採蓮無疑就是採荷花的蓮子與蓮藕,因為只有荷花才有蓮子、蓮藕,同時睡蓮到漢朝時才隨著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
荷花出現在中國先民的生活中,歷史悠久,《詩經》言:「山有扶蘇,濕有荷華。」、「彼澤之陂,有蒲與荷。」等詩句。屈原在《離騷》亦提到:「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2500年前吳王夫差甚至於在太湖畔興建人工的荷花池。
愛蓮說: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值,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宋代周敦頤的《愛蓮說》,歷來被認為是膾炙人口的佳作。名句名花,相映生輝。吟詩賞花,每每引起文人雅士遐想翩翩。人們為它的端莊素雅而叫絕,為它的挺拔俊秀而喝采,更為它的剛直不阿而讚美。
荷花的美麗傳說
荷花又名蓮花、水芝,詩人們又常稱它為水芙蓉。有關荷花的美麗傳說很多,舉例如下:
1. 荊軻與莞蘭公主
「藕斷絲連」,說的是剌秦勇士荊軻與燕國莞蘭公主之間,纏綿悱惻、動人心弦的愛情故事。荊軻允諾燕國公子丹刺殺秦王,卻與公主發生戀情。身負刺秦重任的荊軻,在易水河畔唱了一段「風蕭蕭,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向公主辭行。眾人都哭了,莞蘭公主也知相愛卻無法相守,面臨生離死別,公主將蓮藕一折為二,一半遞與荊軻道:「妾如此藕,身雖離情不斷。」,後來荊軻刺殺秦王失敗了,公主也爲之殉情,從此,「藕斷絲連」成為傳誦千古的成語。
2. 何仙姑手執荷花
八仙中七個是男人,只有何仙姑是女人。何仙姑長得十分美麗,呂洞賓風流倜儻,於是人們對他們有些議論,認為二人之間有私情。有人說:「八仙過海,七男一女,何仙姑難道沒有私情嗎?」,於是何仙姑去請教眾仙,怎樣
才能為自己辨冤。眾仙也束手無策,最後還是鐵拐李老練,想出辦法,他給何仙姑出了一個主意,要她手中執一枝荷花,表示自己美而不妖,清淨純潔;又以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來警示自己。何仙姑覺得這個辦法不錯,從此手中總是執著一枝荷花。
3. 荷花仙子
荷花相傳是王母娘娘身邊的一個美貌侍女 -- 玉姬的化身。當初玉姬看見 人間成雙成對,男耕女織,十分羡慕,因此動了凡心,在河神女兒的鼓動和陪伴下偷出天宮,來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麗的風光使玉姬流連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戲,到天亮也捨不得離開。王母娘娘得知勃然大怒,將玉姬打入湖底污泥中,永世不得再登天宮。身陷污泥中的玉姬,化為蓮花,忍辱修行,從大地汲取了日月精華,毅然挺起了身,抬起了頭,向無盡的蒼穹驕傲地仰示自己絕色的臉龐。從此,人間多了一種既出世又入世,有著至麗至美玉肌水靈的鮮花。
4. 合和二仙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是唐朝詩人張繼寫的七言絕句,詩中談到寒山寺,本文所談的合和二仙就是寒山與拾得。
合和二仙是人們祈祝婚姻美滿的神明。舊時婚禮中,會在新房懸掛合和二仙的畫像,合和二仙分持荷花與玉盒,取「和」諧(荷)、盒諧(盒好)之意。持荷的和仙是捨得,持盒的仙是「寒山。此二人成為婚姻之神的合和二仙。來自一個美麗的傳說, 寒山、拾得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朋友,兩人志趣相投,時常切磋學問、互相砥礪,親如兄弟,拾得尊寒山為兄長。及長之後,寒山愛上南村美麗的玉蓮姑娘,沒想到拾得也在此時派人前往玉蓮姑娘家中提親。
婚禮前夕,寒山得知此事,傷心欲絕,他採了一束荷花送給玉蓮姑娘,祝福她能夠得到幸福。愛情沒有結果,絕望之下的寒山,遂離家到蘇州的楓橋落髮為僧。拾得獲知真相後.也取消婚禮,逕彺楓橋尋找寒山。
珍惜兩人真摯的友情,寒山與拾得都不願自己與玉蓮姑娘成婚。在寒山不願還俗的堅持之下.拾得亦捨棄塵緣與寒山一同出家。
5.並蒂雙開
並蒂蓮是一梗二花,即一朵花被開成兩朵,是不尋常的花卉,因此被視為好的預兆,詩人多以愛情歌詠。《周易》以「同心之言」形容蓮花並蒂雙開。蓮子諧音「憐子」,憐即愛之意,互相贈與蓮子即表示愛慕之意。唐朝大曆年間,有位女子叫晁采,晁采知書達禮、清秀典雅,是鄉人津津樂道的女才人。她與書生文茂指腹為婚,晁采以蓮子相贈,文茂將它植於水池中。後因戰亂,晁采避居家中,不復露面。戰平後,文茂歸來,二人成親。翌日,蓮子所出的蓮叢中開
出並蒂蓮花。被視為是才子佳人,佳偶成雙之兆。後來俞曲園封晁采為六月蓮花神。後人因此將並蒂蓮比喻為忠貞不渝的愛情。
圖:並蒂蓮是一梗二花,即一朵花被開成兩朵,是不尋常的花卉,因此被視為好的預兆,佳偶成雙之兆。
6. 聊齋--荷花三娘子
書生宗湘若把一神秘女子帶回家中。一位高僧看出湘若被女妖所迷,給宗家的家人一帖靈符對付女妖,女妖被靈符制服,現出原形,但宗湘若不忍心而將她放生,後來宗大病快死,宗家人再遇該神秘女子,並給靈藥救活,並指示找一位叫「荷花三娘子」來幫忙。後宗和「荷花三娘子」結婚,並生下一個兒子。原來這位「荷花三娘子」是來報恩的,生下一個兒子號後亦就此消失,留下白紗給宗湘若,讓他只剩下一段浪漫的回憶。
花中之君子
荷花生於碧池之中,每年農曆六月迎著驕陽盛開,清香遠溢,出淤泥而不染,實為花中之君子。自古至今,讚詠荷花的名人雅士多不勝數,佳句名篇更是風采各異,荷花在人們心中有著清麗脫俗的形象,象徵著美麗、純潔、堅貞。
六月荷花的花神--西施
作為六月荷花的花神,當然要數中國四大美人之首的西施。王維的《西施詠》云:「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西施名施夷光出生
於春秋戰國時期,是浙江人,秀麗的山水養育了她國色天香的容貌.因住在西村而被人稱為西施。她常在夏天荷花盛開時到鏡湖採蓮,路人只見碧波蕩漾,一葉輕舟,荷花飄香,美麗的倩影仿若天仙下凡如同那連綿的山水,讓人流連顧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