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花語--牽牛花 夢幻愛情 江銘輝 五夢網
小時候在台灣的郊外或小溪旁邊到處可看見牽牛花,有一個童謠說:「竹離下,有棵花,什麼花?牽牛花。牽牛花,真好笑,不牽牛牽喇叭。好像一隻小樂隊,滴滴答答、滴滴答答。」的確牽牛花不牽牛,卻像一隻小喇叭,因此有人說它是喇叭花。而日本人叫它作朝顏,因為它總是一大早就開花,可是午後就凋謝了,生命很短暫。牽牛花的壽命為什麼這麼短暫,這是因此牽牛花的花瓣大而薄,又含有水份,且在夏季開花,受到炎熱的太陽照射,花瓣裡的水份蒸發很快,又因為花莖很長,根部來不及補充水份,所以到中午就凋萎了。牽牛花在日本受到厚愛,有曠世小說《源氏物語》可證,書中曾用很美麗的文字描述牽牛花說:「源氏拉開紙門,站在庭院之前,抬頭看著燦爛的晨曦,他一低頭,不經心地發現牽牛花纏繞在許多凋零的花朵之中,若隱若現,只見一股清香撲鼻而來‥‥」
1千多年前,日本僧侶從中國帶回牽牛花種子,後來集中種植在上野動物園附近的入谷地區,如今不但是東京著名的牽牛花產區,更成為東京懷舊的觀光景點。
有關牽牛花的傳說如下:
1. 牽牛花的由來
有關牽牛花的由來有三種:
在中國,牽牛花已經變成藥用的植物,牽牛花的種子叫做「牽牛子」,因此用牛車載運到處去販賣,因此叫牽牛花。
根據《本草綱目》記載,有一農夫因為服用牽牛花種子而治好痼疾,感激之餘牽著自家的水牛,到田間蔓生牽牛花的地方謝恩。
另一種說法是因為牽牛花的花朵內有星形花紋,花期又與牛郎織女星相會的日期相同,故人們說牽牛花是天上仙女一年一度與牛郎見面時的織物。想起七夕的牛郎與織女相會,這一天充滿羅曼蒂克,也是中國的情人節。「牽牛」是銀河系東面的一個星宮.亦稱「牛郎星」。牛郎星與西方的織女星遙遙相望,只有一年一度的七夕才得以鵲橋相會。受到天帝的懲罰,牛郎與織女只有一夜相聚的時間,二人好不容易在這天會面,於是你濃我濃,互相傾訴,織女一面傾訴,一面織出了一朵又一朵美麗的花兒,許許多多五彩繽紛的花兒被織繡出來,裝飾在牛郎的耕牛上。 天亮了,織女與牛郎被迫分離,等待下一年的相聚,耕牛也跟著離開卻忘記將它帶回,而把美麗的花朵遺留在人間,為田野.荒地裝飾著一片欣欣向榮的景緻,人們稱她為「牽牛花」。
2.銀色 喇叭花
牽牛花有個俗名叫“勤娘子”,也就是說是一種很勤勞的花。每當公雞剛啼,時早上4點,牽牛花就開放出一朵朵似喇叭的花來。晨曦中人們一邊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一邊欣賞美麗花朵。
牽牛花是怎麼來的呢?一段動人的傳說呢。
很久以前,有一個地方,有一座像伏著的牛,大家就叫它為“伏牛山”。伏牛山下有個小村子,都很窮,沒有錢買牛耕地,只有用自製的工具來刨土、耕地。有一對孿生姐妹住在山腳下,開墾荒地,靠著自己的雙手,春播、夏耘、秋收,日子還算勉強過得去。姐妹二人心地善良,還經常接濟比自己更窮的人。
一天,姐妹二人正在刨地,姊姊突然刨到了一塊特的物體,發出閃閃的銀光,妹妹跑過去將它起,原來是一個銀色喇叭狀的花。二人正在奇怪時,突然走出一個白鬚白髮的老翁,笑著對她們說:「這座山裏面壓著100頭青牛精,他們經常幻成人形,在人間作惡,玉帝將他們收服,壓在山裡,到今天已壓了900年了,明天他們就會變成金牛,再也不會危害人間了。這個銀喇叭就是伏牛山的鑰匙,也就是金眼,只要把銀喇叭插進去就可答得到一大堆的金子。不過還必須記住口訣念三遍「伏牛山,嘩啦啦,開山要我這隻銀喇叭」,那金眼就會變大,人可以進去抱出一頭金牛,一輩子吃喝不愁了。這鑰匙是九百年一現,只有片刻靈驗,天一亮就不靈了,千萬不要被山關住了,否則就必死無疑。還有,這銀喇叭千萬不能吹,否則一百頭牛就全會變活衝出山口。」兩姐妹還沒回過神來,那老翁已不見了。
二人知道遇上神仙了,心裏很高興。趕緊回家,商量如何抱金牛。姐姐說:「我們要把腿腳放快,把100頭金牛都抱出來,分給鄉親,讓大家過好日子。」妹妹說:「金牛雖好但不能當飯吃,黃燦燦的黃金,在富人眼裏很值錢,可在窮人眼裏還不如一瓢飯呢?如果吹響喇叭,把那些金牛全變成活牛分給鄉親們,讓他們有牛耕田,不更好嗎?」姐姐高興地同意了妹妹的意見。
於是,姐妹二人去通知鄉親們,告訴他們夜裏去伏牛山下牽牛。山上放出一道耀眼的金光,姐妹倆急忙朝發光的地方跑去,只見那金眼有手指那麼粗,順著洞眼往裏看,見到內有一張金色方桌,方桌上整齊地擺著一排排饅頭大小的金牛。妹妹忙把銀喇叭拿出來插進金眼,姐姐忙念:「伏牛山,嘩嘩啦,開山要我這銀喇叭。」念了三遍,金眼慢慢變大了,但只容一個人鑽進去,姐姐閃身就進去了,妹妹也跟著。姐姐一進去就吹起了銀喇叭,頓時桌上的金牛都變活了,跳下桌子來,就都變成了大牛往外衝,當最後一頭牛伸出頭時,東方已經泛紅了,金眼慢慢變小了,這一下要急壞了姐妹倆,姐妹二人合力推牛屁股,就是推不動。
再說鄉親們,聽見喇叭響,就紛紛往伏牛山跑,只見一頭頭牛滿山跑,他們跑上去,一人牽一頭牛,心裏好感激姐妹二人,都想去謝謝她們,就是找不到人影。這時有人發現她們被卡在金眼內,大家有的扯牛頭,有的扯牛腳,使命往外拽,就是拽不出,後來有人往牛鼻子上套了個鼻圈,再在鼻圈上拴了根長繩,大家齊心協力地拉,牛被拉疼了,一急,四蹄一蹬就出來了,金眼馬上就合攏了,姐妹倆卻被關在了山裏。後來伏牛山就開滿美麗的喇叭花,人們說這是姐妹變成的花。
3.牽牛花的秘密
這是一本書,這本書從 1986 年起便告絕版,但讀過的人都難以忘懷。
推動《牽牛花的秘密》重新出版的大功臣,當屬普立茲小說獎得主珍‧史麥莉(Jane Smiley)。她在《讀小說的十三種方法》中列舉了百大經典小說,書單中全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作品,唯獨《牽牛花的秘密》已經絕版、而且幾乎被世人遺忘。
許多書評認為這本書是能與《飄》和《梅岡城故事》相提並論的美國文學經典。
小說的背景設定在1950年代的密蘇里州鄉間,樸實保守、宗教氣氛濃厚的風土民情躍然紙上。開場時,索姆斯家的馬修和卡莉夫婦年近七十,三個女兒早已遠離他們的生活空間,或結婚生子、或遠赴大都市工作,只有在每年夏天短暫回到家鄉的農場。故事開始於那一年她們留在故鄉的最後一天。全家人為那一天安排的野餐與郊遊不斷被鄰居的邀約、周圍的意外所擾亂,他們最後得以共享的時光,只有在黃昏中等待牽牛花開。
索姆斯一家人在暮色中等待牽牛花開時,說了一段感言:「我們轉身,向彼此微笑,不知怎麼地更覺輕鬆,內心震顫、如獲新生。牽牛花的盛放是個奇蹟,也像所有真正的奇蹟一樣有著療癒的力量。」
4. 牽牛花開的日子
有部影片叫牽牛花開的日子,故事敘述身為大哥如父照顧弟弟妹妹,媽媽雖然是四個孩子的媽,卻是個一心追求愛情的女人,家庭的重擔都落在大哥身上,二哥的叛逆、三妹的失智及年幼的小弟,然而這一家人經歷過重重磨難,一如牽牛花一樣,不需要施肥、呵護,只要陽光、空氣、水,就能繁華盛開!
5. 梅蘭芳與牽牛花
京劇大師梅蘭芳對花卉十分喜歡。特別喜歡牽牛花。牽牛花秀冠柔條,風姿綽約,為了使牽牛花開出更多鮮豔的花朵,梅蘭芳先生買了好多參考書,按圖索驥的實踐起來。
梅蘭芳先生還同養花的朋友們組成了一個小團體,彼此見面三句話離不開牽牛花。他們互相贈送良種,共同觀摩研究,還經常開小型花展,約定一個日子,在養花朋友的家中輪流舉行。梅蘭芳先生之所以愛花成癖,是有其原因的。他把觀察花草作為自己塑造的人物,豐富和提高表演藝術的源泉。他養牽牛花是因為牽牛花在大清早開花,他常與牽牛花比賽誰起得早。梅蘭芳總是搶先一步。一次,他正俯身聞花,被朋友看見,朋友謔稱他正練習"臥魚"。他因此從中得到啟示,仔細揣摩,反復研究、實踐,終於使貴妃賞花的"臥魚"身段更加完美、生動、傳神,看來梅蘭芳愛花之意還不全在花呢!
清晨,晶瑩剔透的露珠在葉尖上打轉,牽牛花已經迫不及待地展開笑顏,迎接著晨曦、迎接美好的一天的到來。爭相綻放的牽牛花,就像是一支支鳴聲響亮的喇叭,在晨光中為人們吹起了起床號,人們暱稱它為「喇叭花」。由於它在晨曦中展露花顏,姿態姣好.花顏可人,因此日本人稱她為「朝顏」:西方人則稱它為:「Morning Glory」,意指:「早晨的榮耀。」花語是夢幻般的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