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花語向日葵--忠誠、愛慕、財富 江銘輝 五夢網
原產於拉丁美洲
美麗傳說
有關向日葵的傳說有:
1.希臘神話
水澤女神克麗蒂(Clytie)愛上太陽神阿波羅,可是阿波羅另有所屬;根本沒有注意到她,克麗斯蒂飽嚐失戀之苦,木然呆立在大地上,九天九夜不斷地凝視著高掛天空的太陽,最後化身為向日葵:由於這個神話,向日葵便被稱為「隨著太陽旋轉的花」,這也就是「向日葵」之名的由來。
2.拉丁美洲傳統
古印加帝國視向日葵為太陽的化身,神殿裡的供花、女祭師的頭冠,皆採向日葵的造型,向日葵也是祕魯的黃金之花,可帶來黃金。傳說拉丁美洲古代有個國王非常富有,個人雖然擁有不少黃金,但仍想再增加,因此不關心農業,每天敬拜黃金之花—向日葵,希望黃金堆滿倉庫。國王有個相當賢慧的愛妃,她發國王這種錯誤的觀念很要不得,在三餐時,就用黃金做成料理當作食品,讓國王知道黃金是沒辦法填飽肚子的,而且人民也不能靠黃金過幸福的日子。從此國王大澈大悟,再也不把黃金當寶貝,專心致力於農業的發展,使國家走向富強康樂之道,敬拜向日葵時祈求人民財富增加,豐衣足食。因而向日葵的花語即是財富。
3. 梵谷與向日葵
向日葵傳入中國前後
美麗的向日葵雖然於明朝才傳入中國,引入初期就引起大眾的驚嘆,文人填詩做詞歌詠其神韻,工藝大家也紛紛在作品上描繪出它的風采。明朝人將它繪入景泰藍、瓷器及各種繪畫中,並將向日葵稱為轉蓮或西蕃蓮、西番菊等,取的就是向日葵與眾不同的風情與生態。
其實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種類似向日葵的花,稱為葵花,讀過金庸小說的人都知道有一武林密笈叫葵花寶典,葵花不像向日葵那樣漂亮,但它也有像向日葵的向陽性,在封建社會中,葵花始終是臣子向君王表達忠心的象徵。不但民間百姓喜愛,詩人們也常詠詩讚美。有詩為證:
北宋詩人,梅堯臣(葵花)詩曰:
「此花生不背朝日,肯信眾草能翳之?真似節旄思屬國,向來零落誰能持?」
(註:翳:遮蔽;節旄:繫於竿首的犛牛尾,為天子賜給使者的信物。)
蘇軾有詩提及:「蕉心不展待時雨,葵葉為誰傾斜陽。」唐代戴叔輪也有一首嘆葵花:「花開能向日,花落委蒼苔,自不同凡卉,看日幾日回。」
「生長古牆外,園荒草木深,可曾沾雨露,不改向陽心。」
漢朝淮南王劉安在《淮南子.說林訓》中說:「聖人之於道,猶葵之於日也,雖不能與終始哉,其鄉《向》之者誠也。」古人認為,聖人對於至道的追求,就像葵花之於大陽,雖然不能與之終始,但永遠朝其方向以表赤誠之心。這種說法首見於三國曹植:《文選》中記載他在獻給魏文帝曹丕的《求通親表》中表白道:「若葵藿之傾葉,太陽雖不為之回光,然終向之者,誠也,臣卻竊自比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實在陛下。」後人以此典故形容人對至道或下對上的赤誠向往、忠心相隨。
(註:葵,葵花;藿,角豆的花葉。葵、藿二者皆有向陽特性,古人用以表示臣下對君主的忠誠。三光:日、月、星的總稱。)
僅次於大豆的重要食油
向日葵是太陽花
向日葵花朵燦爛,線條優美,人們稱它為「太陽花」,隨太陽迴繞的花。在古代的印加帝國,它是太陽神的象徵,黃金之花。因此向日葵的花語就是-太陽、財富。受到這種花祝福而誕生的人,具有一顆如太陽般明朗、快樂的心。又有向陽的特性贏得愛慕、光輝、忠誠的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