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的故事  2009-10-23 三月花語—杏花
三月花語—杏花  酒的使者、少女的慕情、嬌羞   江銘輝  五夢網
  
圖: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這是生動的美麗風景。
 
杏花的花語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杏花是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花,以杏花為名的杏花村遍及安徽、山西、河南、山東、吉林、江蘇各地。杏花它淡紅色的花柔美宜人,尤其開在春季,給明媚的春天,添加不過少春色。「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這是生動的美麗風景。根據上述,中國人給杏花的花語是「酒的使者」及「少女的慕情、嬌羞」
 
講學的場所稱杏壇
中國是杏的故鄉,北方園林常見賞花兼經濟作物。中國種植杏樹的歷史久遠,莊于的書中記載著:「孔子遊乎輜惟之林,休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瑟。」敘述了孔子在山東曲阜縣講學的情形。「杏壇」一詞,是由於該地遍植杏樹,孔子常於該處講學授課。演變至今,後人將講學的地方.稱為「杏壇」。
 
醫界稱為「杏林」
除了教育界將講學的地方.稱為「杏壇」外,醫界也將其自稱為「杏林」,理由如下:
根據「潯陽記」的記載:三國時代,吳國有位名士名叫董奉,他是福建侯官人士,文采出眾,在家鄉頗有賢名。董奉見窮苦百姓飽受疾病之苦,於是鑽研醫學,以求濟世,他長途跋涉.一面尋求良藥,鑽研藥性,一面為人醫病。在每日辛勞趕路,爬山涉水作息無度下,受到風霜侵襲,感染了風寒氣喘。一個盛夏的午後,酷熱難當,董奉來到一棵樹下,略作休息。由於附近並無人家,飢渴難耐的董奉          於是摘下樹上黃澄澄的果實,藉以充飢。吃光了十幾枚成熟的果實之後,董奉突然發現胸口不再發悶,喘息也輕了,他相信是果實的功效,可是樹上只剩下一些未成熟的青果,仍覺飢餓的他,只好撿拾地上腐爛果實中的果仁吞食。過了一陣子之後,他發現咳嗽減輕了。深諳醫學的董奉,很快就明白這種果實與果仁,是治療哮喘和咳嗽的良藥。
董奉環視四周,發現此處山勢雄偉秀麗、氣候溫和宜人,於是在附近搭建茅屋住了下來。他採摘果實、敲碎果核取出果仁,每天到山下替人治病,一遇到咳嗽的患者,就給他吃果仁,如果還有氣喘就搭配曬乾的樹葉服用,很快地,這些病人都痊癒了。一傳十、十傳百,病人都自動上山來給董奉看病。董奉為這些窮人治病不收錢,只要求患者負責吃剩的果核種植管理,以便能有更多的果實、果仁可以冶病。
 不多久,這些果樹被栽植成林,由於人們認寫這種果實能夠治病,是醫者與病家的福氣,幸運的人才能遇上.於是稱這種樹為幸樹,後依中國人命名之習性,以果實能入口,而改幸樹為「杏樹」。為了紀念董奉發現杏樹及利用果實、果仁治病的德行,於是有了「春滿杏林」的說辭,至今仍然是用來稱頌醫生的成語。
 
 
杏花神是楊貴妃
  
圖:豐腴的美人楊貴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死後,唐明皇仍不死心上窮碧落下黄泉地到處尋找。她被稱為杏花神。
 
中國民間的傳說,二月(中國農曆,大約是陽曆三月)杏花神是楊貴妃,楊貴妃的嬌美可由詩人白居易長恨歌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看出,她原是一個民間女子,後來被一位官吏收為義女,带到長安,做了唐玄宗第八個兒子的妃子,後來為唐玄宗霸佔為自己的妃子封為貴妃,安祿山造反叛亂,玄宗皇帝帶著她出奔四川,走到馬嵬坡,當龍武將軍陳玄禮軍隊,重重包圍玄宗行宮時,他們以楊貴妃和其從兄楊國忠亂國為由,先殺楊國忠,再要求玄宗賜楊貴妃自縊。可憐一代艷姬,年僅卅八歲就這樣吊死在路祠旁邊的杏樹上。等到安祿山之亂平定以後,玄宗皇帝趕來準備為她移葬時,楊貴妃已經是只剩一堆白骨,留下迎風招展的一顆開滿杏花的樹了!
 
玄宗回官以後,曾令道士「上窮碧落下黄泉」地去尋找楊貴妃的魂魄,可是死始終找不到,從此楊貴妃成為杏花的花神
桃紅、李白,不及杏花的風雅幽美
宋代诗人王禹偁認為品格高雅的白杏較諸桃李更勝一籌,寫了如下的詩,表示桃之緻紅、李之純白,尚不及杏花的風雅幽美。
「桃紅李白欲爭春,素態嬌姿兩未勻,日暮牆頭試回首.不施朱粉是東鄰。」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