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啟超
註:這首詩作於光緒27(西元1901)年,發表在《清議報》。敘述作者在戊戌政變失敗後,仍要繼續奮鬥的積極進取精神。由於作法打破傳統形式、格調,成為一種“新體詩”
志未酬譯文(江銘輝)
壯志尚未實現!壯志尚未實現!請問你的志向什麼時候能夠實現?志向是沒法度量的,實現它也是沒有期限的。世界的進步沒有停止的時候,我的希望也是沒有終止的期限。世人的愁苦煩惱不斷像許多混亂的細絲糾纏在一起,我悲天憫人的感情也像亂絲一般,不斷湧出。登上一座高山又發現有另外的高山,走出無邊的大海又有一片更廣大的海。任憑龍騰虎躍測量這一百年的歷史,能夠成功的英雄又有多少呢?雖然只是少許成就,但亦不敢妄自菲薄。因為沒有少量的積累,哪來生出大的成就?只是希望前面的路途寬廣至無窮盡,又有誰不受我的情懷感動呢?啊呀,男兒的志是作天下大事,但只有前進不許後退,如果說志向已實現則就不再有志向了。
原文:
志未酬,志未酬,問君之志幾時酬?志亦無儘量,酬亦無盡時。世界進步靡有止期,吾之希望亦靡有止期。眾生苦惱不斷如亂絲,吾之悲憫亦不斷如亂絲。登高山複有高山,出瀛海更有瀛海。任龍騰虎躍以度此百年兮,所成就其能幾許!雖成少許,不敢自輕。不有少許兮,多許奚自生?但望前途之宏廓而寥遠兮,其孰能無感于餘情?籲嗟乎,男兒志兮天下事,但有進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無志。
梁啟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任甫,號任公、飲冰子,別署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活動家、學者、政治評論家、戊戌變法領袖之一、清華大學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其餘三人為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
梁啟超早年曾應科舉,中舉人。18歲後,開始接觸西學,並經同學陳千秋介紹,拜康有為為師,深受其影響。1894年隨康入京會試,為戊戌維新變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896年春奉康有為徵召,赴上海籌辦《時務報》,任總撰述。以近兩年時間為《時務報》、《知新報》等撰寫了五十多篇文章,宣傳維新變法理論。 1897年到湖南長沙任時務學堂中文總教習。1898年入京,與康有為等推行變法。聯合一百餘位舉人上書,廢除八股取士的制度,推行經濟六科,以育人材,而禦外侮。“維新變法”開始,應光緒帝召見,命草擬《變法通議》, 試賜六品頭銜,辦理京師大學堂譯書局事務。變法期間為推行新政奔走策劃,宣傳鼓動,竭盡全力。 戊戌變法失敗後,流亡日本,後遠遊美、澳,至辛亥革命後才回國。在日本時創辦《清議報》、《新民叢報》,在東京辦大同學校,在神戶辦同文學校。在宣傳西學方面起了思想肩蒙作用。1905年後堅持立憲保皇,政治上日趨保守落伍。1920 年後,專門從事講學和著述。任清華研究院導師,並兼任南開等幾所大學教授。所著《清代學術概論》、《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國歷史研究法》等名著在此期間問世。在大學講學時,傳播資產階級的哲學、歷史等人文科學的理論,以及治學方法論,培養了一批在社會上享有盛名的學者,並在中國古代文化遺產的研究和整理上作出了成績。 其教育主張主要有: (1)教育救國。認為國家的強弱以教育為轉移,“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並注意到教育應著重提高國民的素質。(2)變科舉、興學校。認為:“八股取士,為中國錮蔽文明之一大根源,行之千年,使學者墜聰塞明,不識古今,不知五洲,其弊皆由於此”。中國欲求富強,進行改革,其根本之途在於從實行資本主義的教育制度入手。他依據兒童身心發展的狀況,設計了國民教育制度體系、在“興學校”的主張中,特別重視“政治學院”、“師範學校”和“女子學堂”的開設。(3)改革課程內容。認為學校應設西學,包括西政、西藝、西文。在西政與西藝之間,又要本著先政(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學說)後藝(科學與技術),以政為本,以藝為用的原則。他在《西學書目表》中詳述具體西學內容。(4)改良教學法。認為舊的教學法“導之個以其道,撫之不以其術”,必須徹底改革。對西方的優秀教學法作了比較詳細的介紹。 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