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黃金,似乎大家對於它都會發生濃厚的興趣與愛好。本文所要報導的是幾個有關黃金的趣味與輕鬆問題。
1.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黃金?它的珍貴在哪裡?
也許有人以為是由於「物以稀為貴」的緣故。其實並不盡然。化學書上告訴我們比黃金產量更少的金屬尚多,可是大家對於它們就不一定會喜愛。古往今來,人類之所以喜愛黃金,主要還是由於心理作用的緣故。因黃金燦爛悅目,光亮閃爍,使人一見生愛。此外,多數金屬,新的時候,雖然也很光亮,可是不久便會與空氣中的氧發生氧化作用而變成陰晦或生銹,但黃金則因性質非常堅定穩固,即使把它浸在水中,也不會發生變化,這是它珍貴的地方。還有,黃金是一種很重的金屬,比鋼鐵還重得多。在很小的空間內,即可儲藏很多。身攜黃金數兩,即可價值數萬(以新臺幣計),不論平時或戰時攜帶均很方便,這也是一般人喜歡珍藏黃金的原因。
2. 黃金有什麼用途?
因為它不易氧化,又不會讓酸性物質所腐蝕,所以小至一個筆尖,大至太空人身上輸送氧氣的「臍帶管」,都非借重它不可。古時,雅典人曾在他們的城上,造了一座守護女神巨像。神像上的上衣,即用黃金鑄成,共用了黃金一噸多。開羅博物館內,尚陳有長達六呎二吋重達二千四百五十磅古代君王用的黃金棺木,這是現在我們能看到的最大黃金物體。在十三世紀時,法國巴黎曾用金葉「印刷」聖經,閃閃發光,非常珍貴。俄國沙皇時代,曾命令巧匠用黃金做了一頭蝨子。那蝨子不僅小如其蝨,並且還能像真的一樣跳躍。
3. 黃金是否一定是黃色?
一般而言黃金是黃色的,但假如你把它壓成很薄,就變成綠色。(按黃金很富於延展性,能壓至二十五萬分之一吋那麼薄,一兩的黃金又能拉成一根三十五哩長的絲線而不會斷。)如果混入其他的金屬製成合金,更能變成灰色,桔色、紅色或紫色。
4. 黃金產自何處?
差不多全世界各地都生產黃金,只是產量的多與少而已。(據科學家的分析,即使在海水中,也含有萬億分之六的黃金。)全世界產金最多的地方在非洲,年產二千噸,佔全球產量的百分之五十。其次則為蘇俄,產量佔全球百分之二十五。至於美國,有一度時期因產金最多而被譽為「黃金國」,現在產量大跌,已不到百分之三了,美國加州有個城市三蕃市(San Francisco)當時美國西部開發時期是黃金開採重鎮,許多人都來此地實現掏金夢想,華人因此稱它為舊金山,墨爾本(Melbourne)是澳洲的第二大城市, 1901年至1927年,墨爾本是澳洲的首都。1927年,首都遷往坎培拉,墨爾本被稱為“新金山”, 墨爾本是繼三蕃市以後的掏金夢地,為了區別起見,將三蕃市稱為舊金山,墨爾本稱為新金山。 但今日提起San Francisco,華人都知到是指舊金山,但講到Melbourne人們卻稱它墨爾本,沒有叫新金山。
5. 「點鐵成金」,究竟是什麼一回事情?
這大概是古老「煉金術」的一種。原來古代君王,多希望能富甲全球,便請了許多煉金士來煉金將普通的金屬煉成黃金。由於古時的科學尚未發達,當然都是勞而無功。原子科學昌明的今天,科學家卻真的能擊破一種價格很便宜的金屬(例如鉛等)原子核,使它變成黃金。不過,手續很繁,花費很大。煉出像針尖那麼大的一小粒「人造黃金」,所發的錢足夠購買數噸的黃金。同樣,在海水中也能提取黃金,今日至少有三十幾種方法獲得專利權,但都尚未達到實用的階段。
6. 計算黃金的純度,定什麼做標準?
常用的標準有兩種:
1. 規定每一千份裡面含有多少黃金。例如998,表示1000分黃金中含有純金之998,另外2份則為雜質。
2. 將純金定為24K(k是Karat的簡寫)。則18K金表示含有純金18成,另外6成是其他金屬(即純金佔24分之18,其他金屬佔24分之6);l2K金表示純金12成,其他金屬也是12成之意。餘此類推。英國的金幣,規定為22K,內含純金22成;銅2成;美、德、義的金幣則為21.6K。
最早的金幣在西元前650年便已問世,係呂底亞國王Yges所發行。該金幣做得並不圓,彎彎曲曲,好像一粒豆。現在已所剩無幾,每枚市價約值美金一千五百元。
7. 「真金不怕火」嗎?
誰說「真金不怕火」,但只要加熱到攝氏1063度,黃金便開熔始化了。所謂「不怕火」是指它即使加上高溫,依舊不會變色之意。此外,真金雖然不怕酸,但遇到王水(Aqua-Regia;三分鹽酸及一分硝酸混合而成;因為它是溶解金屬之王,故稱為「王水」。)也會溶解。銀樓內往往利用這兩種方法來檢驗黃金的真偽與成色。
8. 什麼地方儲存黃金最多?
眾所皆知的,黃金被世人拿來作裝飾品、牙醫學界的假牙、及電子工業 界不可或缺的物質,但是人類辛苦開採的黃金,有一半以上,卻被世界各國中央銀行搜走,藏在銀行的地下室或儲存所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