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獨角獸(麒麟)

麒麟是吉祥獸
在一些民間畫屏或雕刻上,有時你可以看到一種十分稀奇的獸類,形狀像鹿,滿身鱗甲,體青口紅,頜下有長毛,身有火光.…‥有的還長著翅膀。中國古代的人稱這種動物叫麒麟,牠和龍、鳳、烏龜合稱「四靈」,是一種象徵吉祥的獸類,相傳只在太平盛世,或世有聖人時此獸才會出現。
然而,你若拿了麒麟「畫像」,到動物界裡去找尋牠,那麼即使踏破鐵鞋,也是
找不到的。原來,世界上並沒有麒麟這種動物;真正的麒麟,有人說是長頸鹿,日本就叫長頸鹿為「麒麟」。
麒麟是否是長頸鹿?
為什麼有人說麒麟就是長頸鹿呢?
首先是牠的習性和古書上的記載,再相似也沒有了。中國古書說:麒麟性好和平,雖有「武器」而不使用:牠有蹄而不踢人,有角而不觸人,是種含仁懷義的獸類。長頸鹿呢?也是種極溫馴的動物。一些古書也說麒麟不會吠叫,而奔走極速,一晝夜可行千里。這也和長頸鹿極相符合,牠缺乏聲帶,是個啞巴;而每小時六十里以上的行速,也確實稱得上是匹「駿馬」。
其次,古書上關於麒麟形的描寫,也和長頸鹿符合。在明史「多國傳」」的古書中說:麒麟前腳高九尺,後腳高六尺,頸長一丈六尺二寸,有兩隻短角,尾巴像牛而身體似鹿。動物界中除長頸鹿外,再也沒有第二種動物是這般模樣的了。
「麒麟送子」的故事始於明朝
正如中國古書中所記載的麒麟產地一樣,這位動物中高個子的老家是在熱帶非洲。由於非洲離開我國極遠,當時這「麒麟」的本尊極難運到中國來,所以中國人無法和牠會面,以致人們僅僅根據一些傳說和記載,再摻入臆測和聯想,以誤傳誤,逐漸畫成這樣一副怪相。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鄭和的船隊航行到孟加拉,曾帶兩隻孟加拉進貢的麒麟(長頸鹿)回到北京。明成祖以此祥瑞之兆來表示自己施政的功績。此外,民間還傳說麒麟會給人們帶來兒子,使家族興旺,因此有麒麟送子之說,也把傑出的兒童稱為“麒麟兒”、“麟兒”。但這個神話,是從明朝開始的。
從阿拉伯語的長頸鹿翻譯成中文叫麒麟
長頸鹿英語叫Giraffe,阿拉伯語中長頸鹿叫 giri, giri 的音譯便稱為麒麟。今日的日文將長頸鹿叫麒麟,閩南語也將“長頸鹿”稱作“麒麟鹿”,是否與阿拉伯語的giri有關有待考證,但以日本最有名的麒麟牌啤酒的標幟「麒麟」來看,該公司採用的圖案不是長頸鹿而是中國古書所畫的麒麟,可見麒麟是否是現代的長頸鹿仍有待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