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益比(Price to Earning Ratio)
台灣股市的回顧
筆者從事股票交易將近30年,遠在股票加權指數636點時,就已投入股市。那時候號子不像現在這麼多家,大概集中在「館前路」和「南京東路」二地,除了台北市外,台灣其他地區的號子更是了了可數。那時候,股市充滿地雷股,雞蛋水餃股不少,最為股民常常談到的是軍人出身的雷伯龍先生,人稱雨田大戶,偶爾也會談到翁大銘、王博士、榮安邱、大法師……等,那時候,最風光的類股是紡織股如「中紡」、「華隆」,偶爾也穿插一些「工礦」等資產股,金融股先前因「十信案」股價已下滑一陣子,後來「鴻源」將金融股炒到最高潮,股票指數扶搖直上,來到歷史高點1萬2千餘點,國泰人壽的股價也來到一股2000元的天價。那時電子股才開始起步,印象中最初加入股市的應是「光寶」,其後是「麗正」,再來是「聯電」。順便提起,股市大法師叫俞宗元,為什麼叫大法師,因為他能呼風喚雨,舉工礦作例子,工礦地址在彰化縣的員林鎮,原先是製造黃麻,本業不賺錢,但頗具資產,大法師居然二度把工礦從每股2元炒到200多元,又把它從200多元打回2元,再把它從從每股2元炒到200多元,可見他在股市的興風作浪,與功力。
除了大法師外,上海幫在台灣股市也能呼風喚雨,上海幫的著名人物有翁明昌、徐有庠,他們二人的股票上市公司不少 ,翁明昌有嘉新水泥、力霸水泥、嘉新麵粉、嘉新畜產、華新麗華、華隆紡織,徐有庠有亞洲水泥、遠東放紡織、遠東百貨,徐有庠這幾家公司現在由他的兒子徐旭東繼續經營,事業蒸蒸日上。但翁明昌的這幾家公司自從翁明昌去世,群雄割據,嘉新水泥由張敏鈺接任,華新麗華由焦延標接手,焦延標股市人稱焦師父,可見其炒股的功力,至於力霸水泥、嘉新麵粉被梟雄王又曾,強取豪奪。王又曾我第一次從報紙看到,叫王博士,後來知道他其實小學都沒有畢業,不知道是哪一家大學授與名譽博士學位,從此他就被叫為王博士,王又曾的富心機,和坑殺股市投資人,相信作股票的人都咬牙切齒。他是趁翁明昌死亡時,翁明昌的兒子翁大銘,剛服完兵役,年輕沒經驗,乘機強佔力霸水泥、嘉新麵粉,翁大銘後來在翁明昌老臣扶助下,也勉強擁有嘉新畜產、華隆紡織。翁明昌的這幾家公司都是經營者,心術不正,除了華新麗華、嘉新水泥,還在股市外,其餘早就經營不善下市了。可見一個上市公司經營的好壞,是不是永續經營,與老闆的關係很重要。再舉一個例子:台灣股市以前有一家公司叫太平洋電線電纜公司,在台灣風評不錯,它的創辦人叫孫法民先生,努力經營,太平洋電線電纜公司後來又擁有台灣大哥大這隻金雞母,可惜孫法民的兒子心存不正,最後用五鬼搬運法,掏空太平洋電線電纜公司,讓股市投資人血本無歸,所以選股的時候,眼睛睜亮一點,心術不正的老闆,不要投資該公司。
筆者未開始在股市買賣股票時,於民國50年初(當時筆者是個初中生),股市剛成立時,聽長輩說「台糖」、「味新(一家生產味精的公司)」也在上市行列,二支股票起伏驚人,「台糖」因此被終止上市,「味新」則倒閉不存在。也聽一些長輩們常談起股票上市公司董監事炒作自家公司的事,譬如某公司董監事把自身股票賣光後,為了回補股票,自家人在董事會中假裝打架,製造失和,或把公司舊的鍋爐爆破,然後發佈消息給記者(二者有無勾結不得而知),經報紙宣揚,股票節節下滑,董監事趁機買回,等到買了差不多,又發佈消息說,董監事已互相諒解,並同心協力決定增資,壯大公司,同時爆炸的鍋爐已重新從國外採購、進口,將運抵國門重新安裝,股票再度迅速狂飆,真是氣死股民。
本益比
筆者所以不厭其煩的將上述台灣股市歷史說出,目的是告訴讀者,股票市場爾虞我詐,最重要的是踏穩腳步,有多少錢就投資多少,不要過份信用擴張。股票趨勢的分析方法有數十種,但這些看起來好像很有用,但不見得每個人都能運用自如,筆者早期也一直使用,近年來只爾兒使用,且分析圖也不是自己繪製。因此我想先從一些較實用談起,本益比是筆者首先要與網友談論的。
當你打開聯合晚報(台灣唯一現存的晚報)行情表,檢視的各項數據中。最容易發現的恐怕是交易所本益比(簡稱P/E),這是非常實用且易懂的數據。幾乎有刊載股市資訊的報紙,都有提供本益比數據。它和股市收盤股價、當日最高價及最低價等資料列在同一行。
這個比率值幫助你了解股價和公司收益之間的關係。將每股的價格除以每股的盈餘即可求得此比率。
例如:甲、乙、丙三種股票,本益比的計算如下表:
P/E值當然愈低愈好。就我的觀點,P/E值讓你知道你付出的投資代價是否值得。就像買其他的東西一樣,你當然希望你支付的金額符合貨品的價值。誰會想多付或吃虧呢?
許多投資專家相信,P/E值也可測量風險。他們的觀念是這樣的,P\E值高的股票比P/E低者還容易上漲及下跌。換句話說,P/E值低的股票上漲較慢,下跌也慢。但我並不完全認同此看法。我始終認為P/E值是安全的保障(當然如果這家公司隱瞞數據或造假,又另當別論),同一類股票,P/E值高的股票跌得比P/E低者還快,而且當它下跌時,你會心慌馬亂。P/E值低者當它快速上漲時,你心理比較篤定,不急迫賣出。
也有人反駁,P/E值不能代表公司的一切。P/E值高表示此公司景氣正在好轉,不再衰弱不振,正如P/E低未必代表該公司強盛興隆,反而表示它未來前景有問題。好的公司有時也會陷入低潮,而股市是看未來,明年或下一季,P/E值高表示該公司下一季景氣就會好轉。
我認為,股票被錯定價格的機會比被正確標價的機會還多。這對願意下功夫研究數字的投資者是有利的。由於一些投資者對於股市中P/E值低的公司,不去認真研究,他們關心的只是股市哪些公司有什麼好消息?此公司若有好消息則股價會立刻有反應,但你有沒有想到,這些消息一旦傳到你手中,不知是經過第幾手?假使你能夠正確地解讀此公司的數據資料,研究國際與政府政策,也可能預知好消息的來臨,很快地坐擁金礦了。
用心研究「未來」本益比
對投資人而言,P\E值的觀察也存在一些問題。它表示該公司過去的實績,報紙上所列出的P/E值乃根據過去十二個月內的收益而來。它反映的是公司過去這段時間的狀況。這有點兒麻煩,因為股價是反應未來,任誰也無法肯定未來會和過去一樣的興盛或衰敗,股價如何決定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許多分析師試著估算未來的收益。根據未來收益的估計,你可以得到所謂的未來P/E值,與目前的P\E值作比較。但是,這也只是從過去實績作出合理的推論罷了,未來P/E值也不過是稍具理性的推測罷了。決定公司未來真正的利潤變數仍然很多。
有些雜誌的研究指出,股市的分析師對於收益的預測是相當有問題的。他們指出分析師的預測和實際值相差很多,這一點,即使專家的估計也非常離譜。雖然如此,但我還認為投資人不該完全忽略公司未來收益的預測。你可以參考其它報紙或投資刊物,推論其未來可能收益,並以此幫助你決定購買股票與否。有一些投資的刊物甚至能夠提供公司未來收益的平均值及最高和最低值,以及產業未來趨勢,當然,這些需要你各方面的搜集,比較、分析及取捨。
下定決心購買股票
當你購買股票時,首先從股市選擇5支左右的股票,計算其未來及現在本益比(股票每天在變,本益比也在變),先對你於心儀的股票作最壞的打算,套牢時,等著未來可能的收益(記住不要做融資),當股價來到你想要的價錢時,毅然買下。但請記住,台灣有些公司老板心術不正,而司法的制裁力也很有限,假使你估算後的本益比和後來公司公佈的落差很大,或公司突然發佈重大利空,種種與當初購買該支股票時預期的本益比相差甚大,自認倒楣,毅然的淘汰那些有弊無利的股票,不要遲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