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
馬偕,加拿大人,1872年來台,他旅行台灣各地.致力教育、醫療、佈道。將自己漢化自稱為台灣人。赤腳走路、說台語、住泥土屋,娶一台灣女子。1901年病逝葬在淡水,在台有29年,座右銘為「寧願燒盡,不願腐銹」,一生奉獻台灣,著有「台灣遙寄」(From Far Formosa)一書.書中描述一生對台灣的熱愛,令人感佩。
立志要到海外宣教
馬偕博士蘇格蘭裔的加拿大安大略省( Ontario)牛津郡(Oxford)人,1844年生於虔誠的基督教家庭。少時曾聽聞英國宣教士賓威廉( Rev.William C.Burns)牧師講述在廈門傳教的情形,深受感動,立志要到海外宣教。1855年他進入多倫多(Toronto)師範學校深造。1858年師範學校畢業之後,在Maplewood和Maitland小學當了五、六年老師。1866年他進入多倫多大學及諾克斯神學院,次年轉學到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就讀。自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畢業後不久,就向長老教會申請至海外宣教,獲准。他於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12月奉派來台,搭乘「金陵號」船隻抵達打狗(即高雄)港。
勤學台語,成為台灣人女婿
來臺後,先在臺灣南部勤學漢字,並向牧童學台語,五個月後便能用台語傳教。第二年(1872)乘輪船北上,在3月9日 到達淡水,看見淡水蒼翠、茂盛的山嶺,毅然選定台灣北部為終身工作的地方,在此從事佈道、醫療與教育。自1872迄1880年短短八年間,在淡水、五股、苗栗、台北、基隆、新竹等地開設了二十所教會。也深入原住民聚落,翻山越嶺遠至宜蘭、花蓮傳教。他不但免費為人醫治疾病、贈送藥物。同時在傳教過程中,也教授門徒地理、天文、博物、醫術等西方科學知識。
1878年馬偕娶五股坑女子張聰明為妻,育有一子二女。,成為台灣人的女婿,也大大拓大他對台灣婦女的宣教事業。
創辦馬偕醫院與牛津學堂
光緒五年(1879年),馬偕在美國底特律同姓馬偕船長遺孀為紀念其丈夫捐助2500美金,創辦「滬尾偕醫館」,此為今日馬偕醫院之前身,亦為臺灣北部新式醫學發展的濫觴,中法戰爭時,該醫館曾因協助救治傷兵有功,獲劉銘傳的褒揚。1882年創設北台灣第一所西式學校「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1884年又開 設「女學堂」,首開台灣女子教育風氣之先。
病逝於淡水家中
馬偕晚年為喉癌所苦,但仍抱病講學。1901年6月2日病逝於淡水家中,埋骨於淡水,成為永遠的淡水人。淡水馬偕墓,在淡水中學校園中幽靜的墓園內,墓園裡葬身的人士多為其家人與嫡系學生。這裡原本是駐淡水外僑的墳場,西元 1901年6月2日 馬偕逝世後, 家人遵其遺囑,以一堵圍牆將其墓與其他洋人之墓隔開,以表明馬偕為臺灣人 。墓碑較高者是馬偕的墓,右邊是妻子張聰明之墓,左邊是偕叡廉夫婦(他們在 1914年創淡江中學),外圍則是學生、姻親之墓。馬偕夫婦的墓碑,正面是英文和河洛話發音拼音,背面是漢字;此墓園現為淡江中學管理,此墓園今已列入三級古蹟。
遺愛人間
馬偕博士在台灣北部傳教,不辭辛勞,設立教會達六十餘所,施洗信徒三千餘人。從當初被當地人排斥,到後來受鄉民敬重、獲巡撫頒獎。尤其是引進西方文化及醫療,如今仍遺愛人間,淡水人深感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