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個人檔案
管理專欄
個人著作
好書相報
公益慈善園地
貴賓室
演講資料
影音資訊
»
公益慈善園地
21/11/2006 13:50
進步社會的後盾---非營利組織
近年來,台灣許多非營利組織蓬勃發展,角色愈發重要,甚至有取代政府部門的趨勢。但什麼是「非營利組織」呢?非營利組織的類型很多,例如醫院、大學、社會福利機構、基金會跟藝術表演團體都算非營利組織的型態。
由於隨著社會的發展,民眾對於文化、教育、衛生等服務需求增多,但是政府的速度卻很難跟的上社會的需求,因此大多依賴非營利組織的協助,也因此非營利組織的品質關係到全體社會的福祉與生活品質。根據杜拉克在《巨變時代的管理》中寫到,每二個美國成年人中,就有一位參加非營利組織的工作,非營利組織已經成為美國社會最大雇主,在1996年的業務支出可列名全球國家經濟前十二大,其中還不包括義工的勞務薪資。
在台灣,由於政府許多國營公用事業已經準民營化,為顧及營收無法顧及偏遠地區的服務,這是未來可預見的事,而現在台灣許多非營利組織雖然眾多,但大多數都還是蹣跚學步中,多以捐款為主要收入,充滿不確定性。
假使台灣的非營利組織可以利用企業經營的方式來做,做到自給自足,這樣的成長才會快速。例如對捐款人作市場分析、行銷,多方創造收入來源,舉辦研討會、接研究案等,像「交大思源基金會」就利用創投基金來創造利潤,不只靠利息來源。
當然,非營利組織剛開始還是需要政府在法令上以及行政措施上的協助,如檢免稅、資訊諮詢等。而在人力方面,則需要學校以及企業長期的提倡與教育,讓大家可以多接觸,慢慢的融入生活當中。
上一頁:企業人的公益
新增回應
回應人
*
Email:
回應內容
*
驗證碼
Please enable cookie for this site!
*
秘密回應
(只有站長可以看到秘密留言)
2006/11 (3)
個人檔案
官方文件
小道消息
相關報導
管理專欄
個人著作
黃河明的惠普經驗
好書相報
公益慈善園地
貴賓室
演講資料
影音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