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1/2006 13:50
企業人的公益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因為自己常常被選為班長,所以從小就認為做一個領導者需要的是「服務」與「責任心」,如果同學不交作業,應該是不是出了什麼事,而不是去逼同學交作業,因為這樣的個性,也造就了自己熱心公益的動力。
我認為,很多公益活動都不是刻意去做的,而是機緣巧合,如社會大學剛成立時,租不到場地上課,因此惠普除捐錢,也提供場地,而自己也變成了社會大學的聽眾兼講師。
而企業家從事公益活動真正的為難之處,在於時間的分配。尤其是公司經營和社會公益的時間互相扞拮,但他覺得要解決個人時間有限的方法就是,透過企業影響更多的人來參與,讓企業揮「企業公民」的力量,去認養公益團體。
不過,我也提醒大家即使是公益活動,也必須相信專業。企業應儘量減少自己發動,而是配合別人,讓專業的公益團體專注其所擅長的部分,企業只要去評估是否為好的合作對象,但一旦決定投入之後,金錢與人力都要一起支援。
我一直強調要完成一件有意義的事,必須人力與金錢一起投入
,效果才會加倍,這跟一般企業只捐錢不管事的概念是不一樣的。例如,我在擔任惠普董事長期間,路竹會長劉啟祥發起偏遠山區的原住民義診活動,惠普就幫忙張羅所有行政財務的事。在義診出診時,都有惠普員工跟著開車上山,到原住民部落協助醫師。
當然一個企業領導者必須小心不讓公益活動成為員工的壓力,公司在公布消息後,不會刻意去動員,願意來幫忙的人自己來登記
。
或許因為自己一直相信,「社會正義」是一個進步的社會必須具備的條件,提供每個人公平的機會,讓好的人才出頭,才能讓自己不斷的從事公益活動。
上一頁:交出自己,就找到了自己 下一頁:進步社會的後盾---非營利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