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簡介

活動訊息

會議

講座

IACS

出版

亞洲現代思想計畫

簽署合作與相關課程

 

 

 

 

 

 

 

 

 

»  魯迅:亞洲思想資源  2009-05-29 凌里芳:心得

二十四孝圖    

「朝花夕拾」裡的文章是魯迅對早年的回憶,不只回憶當年發生了什麼事,更回憶當年的想法,加上走過大半人生後,對往事的看法。
 
「朝花夕拾」前半的文章多環繞一個重要主題-傳統中國對兒童的教育。『阿長與山海經』中長媽媽時時叮嚀魯迅的各種規矩和禁忌,讓魯迅不耐又討厭;『二十四孝圖』中提到當年沒有給兒童看的書,唯一講人間故事的圖畫書只有二十四孝圖,幼年魯迅看了卻又害怕又疑惑,戕害了幼小心靈;『五猖會』中父親硬把要隨家人去廟會玩的魯迅叫回書房背一段完全不懂意思的古文,魯迅雖在眾人期盼中背出,那天去玩卻開心不起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幼年魯迅原本每天在百草園玩得很開心,被迫到三味書屋上學後,每天從早到晚背誦難懂的古文,魯迅難得問老師一個有趣的問題,卻被老師斥責,從此再也不敢問了,只有趁老師不注意時與同學遊戲。
 
這樣看起來,傳統中國的教育是要將原本天真好動、對事物充滿好奇心的兒童,教育成沉默、少動、順從長輩、守一切規矩、不發問、不思考的人,讀過書的能背誦一些古書,但不一定懂得意思,也可能背錯。這樣的教育與其稱為教育,似乎更像殘害;教出來的人與其稱為人,似乎更像奴隸。這樣的教育對統治者有利,因為教出來的人民不懂得反抗也不敢反抗,但這樣的教育對人民自身卻有害,因為人民失去自我、失去思考能力、失去人的尊嚴。就是這樣的教育讓魯迅小說中的人物個個遭到封建文化毒害而不自知,讓世代中國人在鐵屋中逃不出來。
 
『二十四孝圖』中的幼年魯迅原本也願受這樣的教育,願做傳統意義下的孝子,但請人解說了二十四孝的故事後,就對「做孝子」這件事產生極大懷疑。幼年魯迅是極敏感、極聰明的孩子,二十四孝對他不只是故事而已,他有動頭腦仔細想每個故事。他知道在紹興臥冰求鯉會沒命、老萊子玩搖咕咚太假、老萊子裝跌倒太做作、郭巨埋兒太殘忍、挖到黃金太僥倖。他還想到如果父親要學郭巨,遭埋的就是自己,自己連辯駁的機會也沒有,因為做孝子的教科書就是這樣寫的。
 
『二十四孝圖』跟「墳」裡面的『我之節烈觀』異曲同工,前者考據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的故事都和原版有差距,後者考據由漢至唐並未鼓吹節烈,直到宋朝才喊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顯然孝道和節烈的觀念在中國並非一直如此,而是經過封建文化的加油添醋,演變出那樣誇張荒謬的面貌。節烈觀念是由男人發展出的,由女人去遵守,所以壓力比較大,女人也只得去遵守,祥林嫂才會自殺、子君才會早逝。孝道的觀念也是由男人發展出來,但是男人很聰明,稍為誇張一點的部份誰也不當真,誰也不遵守,所以紳士從不臥冰、將軍從不負米,只發幾封整頓倫紀的文電就算是了。只苦了那些不知懷疑,信以為真的人。
 
港口部落老頭目
春日部落老頭目
背負不好的靈的老人
 
 
 
幸福的家庭     
 
主角想像一個「新時代」、「理想的」幸福家庭,無奈自己的家庭卻是完全相反:
 
 
想像中
現實中
1.  
不用為錢憂愁
五五二十五 九九八十一
2.  
自由戀愛 婚後仍保持甜蜜戀愛感覺
自由戀愛 婚後被柴米油鹽磨得走樣
3.  
住在平靜安全的地方A
住在天天要打仗的江浙 而且全中國沒有平靜安全的地方
4.  
住寬闊房子 有獨立書房
住狹小房子
5.  
進書房要敲門
只敢放下門幕
6.  
主人房是永遠關起來
有人來回走了兩三回(放白菜)
7.  
或住在客店裡 一切包給他們
自己買劈柴
8.  
夫妻各有一本「理想之良人」
沒錢買「理想之良人」所以沒看過 聽大家推薦 想必是好書
9.  
夫妻常談文藝 笑瞇瞇說英語 極客氣的對話
只談劈柴和錢不夠用 妻子說話時不是陰悽悽就是憤怒
10.       
妻子從事藝術工作 且常讀書
妻子似乎沒工作 平常也沒時間讀書
11.       
午餐由廚子送上來 「龍虎鬥」是蛙肉和鱔魚
沒吃飯也沒廚子 只看見白菜
12.       
孩子生得遲或不生
兩人乾乾淨淨
結婚兩年就有一個女兒 夫妻沒時間也沒心情陪伴女兒 女兒常啼哭 家裡很吵
 
婦女雜誌原本是提倡賢妻良母主義,1921年開始改由章錫琛和魯迅的弟弟周建人擔任編輯,兩人四處拉稿,翻譯很多英日文書籍,特別注重婦女解放和戀愛自由,這些問題以往極少在中國討論,一時蔚為風潮,出版的專號包括「離婚問題號」、「產兒限制號」、「婦女運動號」、「娼妓問題號」、「家庭革新號」、「配偶選擇號」、「職業問題號」、「男女理解號」、「新性道德號」。當時婦女雜誌還舉辦很多次徵文,徵文題目包括「女子服裝的改良」、「怎樣救濟失學婦女」、「我之理想的配偶」、「我的職業生活」等等,反應都很熱烈。
 
改革後的婦女雜誌銷售量從原來的2000本膨脹到超過一萬本,神奇的是,讀者群似乎男性居多。以「我之理想的配偶」徵文結果為例,155名來稿讀者中,有129名為男性,年齡多在18-24歲,職業多為學生與教職員。
 
1925年,章錫琛和周建人因為「新性道德號」得罪保守主義者而離開婦女雜誌,原本的寫手也一併離開,婦女雜誌重回較為保守的路線,出版專號變成「美術專號」、「生活號」、「婚姻號」、「淺識薄技號」、「全國美展特輯」、「婚前與婚後號」等等。雜誌銷售量雖下降但仍足以維持,刊登在雜誌上的女性讀者投書也增加,「美術專號」多次應讀者要求再版,顯示原本讀者群以男性居多、女性較少的情形已經轉變了。似乎有不少女性讀者對章錫琛和周建人主編的婦女雜誌並不比對「如何成為賢妻良母」更有興趣。
 
我找不到當年的婦女雜誌來看,只猜想引領風潮的這些文章,一部分是翻譯國外的文章,一部份是男性作者所寫(章錫琛、周建人、茅盾、巴金、周作人、魯迅),較少是女性作者寫的。我也猜想這些文章雖然充滿理想性,也在中國婦女解放的歷史上扮演很重要地位,但是和當時大部分婦女的現實生活相距甚遠。
 
從「端午節」以後,魯迅的小說中的知識分子開始自我反省、自我質疑,例如「祝福」、「在酒樓上」、「幸福的家庭」、「孤獨者」都是如此。當然也有主角本身不反省,魯迅替他反省的,例如「肥皂」、「高老夫子」。
 
1924年發表的「幸福的家庭」中的夫妻結婚五年,顯然是在五四運動開始的婚姻自由熱潮中,自由交往自由結婚的,夫還曾向妻發誓「決計反抗一切阻礙,為她犧牲」。他們是在舊時代成長的,目前也仍在舊社會裡生活著,即便腦中有了一些新觀念,這些新觀念該如何落實在生活中?究竟有沒有可能落實在生活中?如果有可能的話,要怎麼按部就班使之實現?這些問題都是沒有答案的,即使有人號稱有答案,大約也是騙人的。這對夫妻只好在新與舊之間掙扎。
 
夫雖然沒有明講,但是他在寫那篇文章的過程中,明白了自己想寫的那篇文章是多麼荒謬而脫離事實,他也明白了不但自己沒有可能過那種生活,連自己的女兒也沒有指望能過那種生活「……恐怕將來也就是五五二十五,九九八十一!……而且兩隻眼睛陰淒淒的……。」
 
他終於丟棄了稿紙,丟棄了對「那種美好幸福家庭」的夢想,也丟棄了賺稿費改善家計的想望。他耳中只剩下劈柴,眼前只剩下白菜,他又乖乖回到了現實,這無間地獄般的現實,沒有解脫的可能。
 
 
 
風波
 
「風波」寫的是1917年張勳率領辮子軍擁溥儀復辟時,為了辮子是剪是留的問題,在鄉下人七斤的周圍發生的風波。
 
原來漢族習慣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成年之後不剃髮,只纏繞在頭上做一個髮髻,滿族習慣是把前顱後顱和兩鬢的頭髮剃光,只留顱頂部分頭髮編成長辮。1645年剛入關的多爾袞頒布「剃髮令」,勒令清軍所到之處,限十日內剃頭改為滿族髮式,不從者斬。在「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口號下,江南人群起反抗,清軍花了數十年砍了數十萬顆人頭,終於讓全國人接受滿族髮式和服裝,也讓「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恐怖的口號永遠留在全國人心底。
 
1851年太平天國頒布了同樣嚴厲的「蓄髮令」,這次成了「剃髮不留頭,留頭不剃髮」,太平天國地盤上的人們只好開始蓄髮以保住腦袋,無奈的是,太平軍常打敗仗,後面湘軍趕來,看見背叛朝廷蓄髮的人也要殺頭,又砍了很多腦袋。六十多年後,像七斤一樣的鄉下人心裡都還記得「長毛」會因為髮式不對而砍人頭。
 
辛亥命後的1912年,孫中山頒布了「剪辮令」:滿虜竊國,易吾冠裳,強行編發之制,悉從腥膻之俗。........今者清廷已覆,民國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滌舊染之汙,作新國之民。......凡未去辮者,於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淨盡,有不尊者以違法論......。一時之間大街上滿是丟棄的辮子,但也有很多人害怕新政權不穩,所以留著辮子。有些革命派少年會在街上突襲留著辮子的人,強行把辮子剪了,剪辮的人很得意,被剪的人往往傷心又害怕,這就是七斤在故事尚未開始前的遭遇。
 
1917年張勳率領辮子軍殺到北京,擁溥儀復辟時,這時滿街又開始裝假辮子了,但這次假辮子只流行了12天,溥儀就退位了。風波寫的就是這12天前後,鄉下人七斤周圍發生的事。
 
台灣原住民也有類似的遭遇,以名字為例
1.      原住民各族各有自己的名字
2.      清朝時 與漢人有接觸的原住民(因租賣土地或擔任隘勇)開始獲得漢名漢姓 租賣土地者(可參考平埔族地契)名字是對方隨便取的 多是不好的字 擔任隘勇者(賽夏族)名字是自己選的 是好的字 漢姓也是原本姓氏的音譯或意譯
3.      日據時代戶口名簿裡登記的是原住民原本的名字,以片假名拼音
4.      1940年日本推行皇民化運動 給很多原住民安上日本式姓名
5.      1946年5月6日頒布「修正台灣省人民回復原有姓名辦法」,勒令台灣原住民在三個月內改為漢姓漢名,這時絕大多數原住民不懂漢文,任由戶政人員任意選擇漢姓漢名,所以有很多兄弟姐妹不同姓的,更多的是被取了不雅的名字。奇怪的是,在台灣的蒙古西藏人仍可使用原有姓名。
6.      1995年1月15日通過「姓名條例修正案」,原住民可使用原有姓名的漢字譯音。由於種種原因,經過十多年,仍只有一萬多人回復原有姓名。
 
以語言為例
1.      原住民各族本有自己的語言
2.      平埔族從清朝開始學福佬語 客語 移居其他原住民族土地的還要學其他族語(例如西拉雅人和噶瑪蘭人學阿美語)
3.      日據時代學日語
4.      1945年後開始學國語
5.      住在都市要學福佬語 客語
6.      現在小孩子要送去學英語
7.      結果會講母語的人越來越少 人數少的邵族、噶瑪蘭族、巴宰族都沒剩幾人了
 
 
 
理水
 
故事新編總共八篇,補天1922,奔月1926,鑄劍1927,理水1935,采薇1935,出關1935,非攻1934,起死1935。其中補天有濃厚的創世神話色彩;奔月和鑄劍著重英雄人物落難後的生活細節和心境,那兩個落難英雄「后羿和黑衣人」彷彿就是魯迅自己;其餘幾篇寫於魯迅晚年居住在上海時期,內容都強烈反映時事、諷刺政府、嘲笑古聖先賢、攻擊傳統文化,猜想魯迅在晚年將自己對於國事的憂心都放進小說創作裡面,而且越來越直接,懶得掩飾。
 
1931年6月到8月以江淮爲中心,發生了全國性的大洪水,長江黃河相繼氾濫,水災波及20個省,死亡超過百萬人,災民達1億人,政府束手無策,捐款幾乎全被官員侵吞。1933年7月到8月間黃河流域也發生大水災,災民達300萬人,傳染病隨之蔓延,政府仍束手無策,官員仍大發水災財。
 
除了水災的內憂,還有外患,1931年九一八事件後,日本佔領了包括東三省的大量北方土地,建立滿洲國,1932年一二八事件,日軍武裝進犯上海。居住在上海的魯迅,在這一連串的內憂外患之下,把古代神話當作骨架,把他內心的焦慮憤怒轉化為血肉髮膚,寫了故事新編下半部:理水、采薇、出關、非攻和起死。
 
理水中文化山上的學者指的是三十年代的學者文人,水災當前,百姓在生死邊緣掙扎,學者們不但不救災,反而聚集在文化山上大發謬論,還向官員說「災情倒並不算重」。他們的食糧是每月從奇肱國用飛車運來的,當然肚子不餓。一學者主張下民的飲料應先蒸餾,但下民沒照辦,以至弄出許多病人,所以疾病是由人民的愚昧所致。另一學者主張洪水是人民懶惰所致,無水時不肯填,水來時不肯戽。顯然學者認為天下災難是下民自作自受,與學者無關,學者也無須負擔研究救災的責任。
 
學者們以英語和奇肱國人溝通,奇肱國才是學者的衣食父母,象徵這些學者是附屬帝國主義,以宣揚帝國主義思想文化為職責。
 
魯迅在借鄉人諷刺了考據學家顧頡剛的各種謬論,嘲笑他連別人也會肚子餓的常識也沒有,顯現學者的愚昧,也表現了鄉人的智慧。
 
有學者認為「文化是一國的命脈,學者是文化的靈魂,只要文化存在,華夏也就存在,別的一切,倒還在其次……」官員也打算將學者接上高原,使奇肱國的接濟直接送過來。這是影射北平文教界一群學者在1932年日軍大舉侵略時上書主張撤除北平的軍備,劃為一個不設防的文化區域。這個建議連在今天看來都很幼稚荒謬,不知當時怎會有學者提出來。
 
水利官員無心救災,在災區的五天,只是借視察為名遊山玩水,到第五天下午才傳見下民,打了幾個呵欠之後,甚麼問題也沒解決,只叫下民寫個公呈,當他知道下民不會寫字,便叫他把吃的東西送來便可。可見他們不過是一夥貪官汙吏,借視察以出風頭,借救災而謀私利。
 
大員們向禹提出開展覽會募捐的計劃。事實上,這些籌款計劃在國民黨的統治下常是斂財,政府發起的募捐形同敲詐勒索,捐款極少落到災民手中。
 
文中的鄉人雖然聰明有主見,下民卻是典型的奴隸樣板。當他被大員們呼喚時,便害怕得兩腿立刻發抖;在官員面前,又不敢抬頭看他們;而被問及「過得還好麼?」時,竟左一句「托大人鴻福」,右一句「托大人的福」;待到被讚「老實」後,膽子大起來,便要用水苔做「滑溜翡翠湯」,楓葉做「一品當朝羹」。而為了做進呈的盒子,更乞求學者給他寫上「老實堂」。作者呈現下民奉承的奴隸形象,但矛頭是指官僚和學者的,因為他們的愚弄和蒙蔽,才有這些奴隸出現。
 
文中的大禹是魯迅衷心贊美的人物,「面目黎黑」、「衣服破舊」、「粗手粗腳」說明他是勞動者,他到了宴會「並不盤膝而坐,卻伸開了兩腳,把大腳對著大員們,又不穿襪子,滿腳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繭」暗示禹對貪官汙吏的蔑視。禹生活簡樸,每天率領隨員視察災情,不僅排除水患的災害,還多方設法改善人民生活,似乎是完美的典範。
 
1935年10月,中共經過兩年兩萬五千里長征,終於抵達陜北。一個月後,魯迅寫了『理水』,將多年來跋涉全國的禹和隨員形容為「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東西」、「像鐵鑄的一樣」,似乎是以長征的中共紅軍形象來描述禹和隨員,也暗示艱苦長征的中共就是拯救中國的希望,如同數千年前艱苦治水的禹和隨員拯救中國。
 
文中的洪水象徵著帝國主義與封建官僚造成的民族災難;禹治水象徵救中國的運動。反對治水的官員是維護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他們反對禹是因為他們害怕禹治水會改變中國,會危害自己既得的利益。這群製造災難又害怕改變的守舊派使改革一拖再拖,魯迅是借治水諷刺這群反對改革的守舊官僚與學者。
 
但魯迅畢竟是魯迅,他知道再完美的完人也逃不過現實的腐蝕,本文結尾「禹回京後,態度也改變了一點了:吃喝不講究,但做起祭祀和法事來,是闊綽的;衣服很隨便,但上朝和拜客時候的穿著,是要漂亮的。」指出禹逐漸向生活豪奢的官員看齊。這個貌似皆大歡喜的結局顯示了世俗與官場的吞噬力,終究會使個人妥協。魯迅的這個結論,經歷70年,在海峽兩岸似乎仍適用。
 
 
 
端午節   
 
端午節沒有看到龍舟,但是有看到一瓶蓮花白,他喝了兩杯,青白色的臉上泛了紅,又頗有些高興了。莫非是在敬屈原嗎?
 
開場由「差不多」與「都一樣」引起了不少的新感慨,也得到許多新安慰,接下來用了「老輩威壓青年」及「士兵打車夫」的兩個例子,來安慰自己,卻又懷疑自己是否喪失了和惡社會奮鬥的勇氣,幾近「無是非之心」。
 
對於社會上的時髦,罵官僚這一件事情,雖說易地則皆然,卻也明確的說中國將來之可慮就在此。這個兼作官僚的方玄綽,雖以胡適的差不多為開場。他自己雖不知道是因為懶還是因為無用,總之覺得是一個不肯運動,十分安分守己的人,這應該是魯迅的自比吧。
 
面對教員薪水的欠大半年,他可以不開口,被說一手挾書包一手要錢不高尚,也可忍住。而當官吏的薪水也發不出來的時候,生活完全無法運作時,他才開始生起氣來,說我明天不作官了。然而學費生活費怎麼辦呢?這究竟是賞錢還是官俸?想來真是無限量的卑屈啊
 
連酒錢都得賒帳的端午節真是難過啊,想必發的是屈原的離騷吧,從參加光復會的理想,到學而優則仕的意氣風發,在端午節竟要為五斗米而折腰地嘲笑自己,在這樣的屈辱中究竟是要苦撐還是要放棄?
 
他硬著頭皮去找金永生,這是徐永昌的化身嗎?向他融通五十元的難堪?也讓他想起來一個同鄉向他借十元的往事,終於明白自己拒絕借錢的嘴臉是多麼醜惡、也明白那個同鄉的困窘以及遭拒絕的傷心絕望。
 
雖說書鋪子賺不了什麼錢,給報館寫文章又說肚子裡沒有那麼多故事,似乎暗示若有一天不用作官就可生活的話,動筆是他最想嚐試的新的生活。所以他不斷讀嘗試集,果然被他試出了新的方式,最後辭去了官職。
 
之前的文章常針對傳統禮教或愚昧的小老百姓,這次終於轉向,砲口對準知識分子,批判知識份子在現實社會下的無能、畏縮。有點像在寫知識分子版的阿Q,但比阿Q稍微好一點的是,方玄綽時常自我懷疑,自我反省,即使外表裝得理直氣壯,心裡也知道自己是不大對頭。
 
 
 
離婚
 
離婚是個新詞,愛姑的年代和階級不可能用離婚這個詞,只有休妻這個詞,但是休妻這個詞不符合愛姑離開丈夫的狀況,離婚這個詞比較貼近愛姑的狀況,但仍不完全相符。
 
故事裡有兩個社會,渡船上的勞工階級的鄉下人的小社會,還有龐莊客廳裡的有錢人和讀書人的小社會。在第一個社會裡,愛姑的父親是有頭有臉的人,大家都向他打招呼,他也自然地和他人交談,周圍的人都知道愛姑的事情,至少表面上同情愛姑,也曾參予愛姑父親號召的拆除愛姑負心丈夫家的灶的行動(摘除灶在當地鄉下人來說是對他人最大的污辱),愛姑在這個社會裡也能很自然的談話,像平常一樣拼命抱怨著。
 
但事實上,這第一個小社會裡的人們並不真心同意愛姑,他們心底認為愛姑這個糾紛可以停止了,特別是女眷,雖然沒有說話,卻用「看愛姑、努嘴、點頭、唸佛號」表示了她們的不認同。最明顯的例子是,同屬這個社會的愛姑的兄弟,雖然幾年來一直幫著愛姑,這次去龐莊談判,愛姑的兄弟卻都不敢來。惟一一直站在愛姑這邊的,只有愛姑的父親。
 
第一個小社會裡人們雖然不同意愛姑,仍維持著表面上的禮貌。第二個小社會就沒有這麼友善。
 
當愛姑和父親離開渡船,踏進龐莊,就進入了第二個社會,第二個社會裡雖然也有很多勞工階級像長工和船夫,但這個社會是由有錢人和官員主宰的,發號司令的是有錢人慰老爺,慰老爺又邀來了更有權勢的官員七大人,來處理愛姑的事情。
 
愛姑的父親不但在第一個社會吃得開,原本來到龐莊也無所畏懼,但是今天多了一個當官的七大人,讓他不知該怎麼好。果然,愛姑和父親一走進龐莊的客廳,七大人就拿出屁塞來故弄玄虛,立刻讓鄉下來的愛姑和父親屈居下風。原本在第一個社會裡吃得開的愛姑父親,在七大人存在的龐莊,突然像得了失語症一樣,完全說不出話了。
 
愛姑的困境是,傳統中國社會中女性沒有地位,丈夫要納妾就納妾,要休妻就休妻,妻子無可置喙,從小被父母兄弟嬌寵,較少受傳統禮教污染的愛姑對此不服,想為自己爭一個公道。但是整個中國社會皆如此,身為傳統禮教既得利益者的富人慰老爺和官員七大人當然也支持這套規則,否則他們賴以享福的根基就要垮了,他們的清閒日子怎過得下去呢?所以七大人一開始就不可能支持愛姑,他搞不好還是最反對愛姑的。愛姑把希望寄託在七大人身上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但是愛姑要爭的是什麼呢?愛姑要爭的是在夫家作正房妻子,但在夫家作正房妻子實際上是一個奴隸的地位,是夫家的奴隸,是丈夫的奴隸。愛姑被夫家解除了原本作奴隸的地位,她憤怒要爭回的是自己做奴隸的地位。
 
所以,愛姑要爭的東西就不太妙,她把爭取的希望寄託在七大人身上更是不妙,結局的失敗並不出人意料之外。
 
屁塞是個神來之筆。屁塞是古人入殮時塞在肛門保持屍體不爛的玉石,七大人把屁塞當作寶貝,用來品聞,慰老爺和其他龐莊的少爺們都圍過來一起欣賞屁塞。這是一個極妙的暗喻,暗示中國傳統禮教是早已腐爛的死屍般的東西,中國的老爺少爺們卻絲毫不覺得,還把腐爛腥臭的傳統禮教當作芬芳清香的寶貝一樣品聞、努力珍藏維護著。
 
其實在那個年代,愛姑已經是第一名了,比愛姑受過更多教育的女性,受了傳統教育的毒害,大約沒有愛姑勇敢,和愛姑相同階級的女性,恐怕沒有父兄親族這樣鼎力的支持疼愛,很難有愛姑這麼強悍。愛姑雖然沒有回到夫家,但是把夫家鬧了三年,已經非常厲害了。
 
 
 
藤野先生  
 
「朝花夕拾」前半談的是童年,後半談的是從少年到青年期間,影響魯迅很深的幾件事:父親久病過世、家道中落、鄰居閒言迫使魯迅離家、學堂烏煙瘴氣、遇見藤野先生、決定棄醫從文、荒腔走板的辛亥革命、好友投河。
 
在三味書屋讀書時對人生還懷抱希望的幼年魯迅,在一重又一重的打擊下成長為青年,體認到自己與身邊的人都陷於沒有門窗的鐵屋中 (即使當時他還沒想出這個譬喻)。魯迅一直很努力尋找出路,身邊也不乏也找尋出路的人:想活下去的父親、看時務報的總辦、發電罵滿政府的同鄉、憤世的范愛農。無奈還沒有任何一條出路被發現,鐵屋內仍是一片黑暗,大家只能在黑暗中繼續摸索、受苦。
 
這期間魯迅看見唯一的光明是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正直、善良、有溫情、頭腦清醒、認真工作且做得不錯、因工作的報酬而擁有合理的物質生活、相當程度上受人尊敬。在魯迅筆下的人物中,藤野先生似乎是唯一活得像個人樣的人。可能因為藤野先生是日本人且生活在日本,如果藤野先生是中國人且生活在中國,即使擁有同樣的正面人格特質,恐怕也會被中國封建文化扭曲殘害到不成人樣。
 
我猜想藤野先生的人生沒有魯迅所描述的那樣美好,他在仙台醫專其實也算是邊緣人-他的穿著邋遢,常被學生取笑;他的服裝破舊到曾被火車車掌疑心是扒手;他的自我介紹是「我就是叫作藤野嚴九郎的…」,顯然他真的在學校很出名,常被大家議論,他本人也知道並也接受了;他是福井縣人,說話可能是福井腔(關西地方方言的一種),這也很可能被取笑。
 
事實上,就是因為藤野先生自己的邊緣弱勢經驗,才讓他注意到比自己更邊緣更弱勢的中國留學生魯迅,並且伸手幫助魯迅。如果藤野先生的人生一帆風順,從來不曾是被排擠、被嘲笑的對象,恐怕也會像看幻燈片時喧鬧鼓掌的大部分學生一樣,眼中沒有弱勢者。
 
藤野先生自己的說法是,他少年時代「學習過漢文,所以很尊敬支那的先賢,同時也感到要愛惜來自這個國家的人們。」
 
關於魯迅在仙台時棄醫從文的決定,漏題事件和幻燈片事件是「藤野先生」文中詳細講述的,另外還有一個是「吶喊」自序中提到的「教師便映些風景或時事的畫片給學生看,以用去這多餘的光陰。其時正當日俄戰爭的時候,關於戰事的畫片自然也就比較的多了,我在這一個講堂中,便須常常隨喜我那同學們的拍手和喝采。」
 
日俄戰爭是日本和俄國為了瓜分在中國東北的霸權的戰爭,雙方在中國的土地上打仗,受害的是中國百姓的生命財產,中國政府卻宣佈中立。日俄雙方在1905年9月簽定了樸資茅斯條約,俄國把旅大租借地轉移給日本,從長春至旅順段的鐵路和煤礦也轉移給日本,同意雙方都可在鐵路沿線駐軍。中國政府也被迫在1905年12月承認了這個條約,中國留日學生立刻發電報抗議,日本政府因此頒布「清國留學生取締規則」,對中國留學生的集會結社言論通信加以限制取締,8000名東京留學生因此罷課,日本各報紙竟譏嘲中國留學生為烏合之眾。魯迅當時在東京度寒假,也曾參與這時期的運動。
 
可以想像內心仍舊忿忿不平的魯迅在1906年1月回到仙台,開始上細菌學課,開始和同學一起看日俄戰爭的幻燈片,還要跟著大家為日軍的勝利喝采拍手,心裡有多憤怒痛苦。也許他當時還努力忍耐,直到看到中國看客圍觀中國死囚的那組幻燈片,瞬間領悟若大部分中國人仍麻木不知覺醒,中國不可能改變,鐵屋不可能打破,而決定棄醫從文。
 
藤野先生給魯迅的還有一種對於人性的相信和希望。如果在軍國主義盛行、侵略氣焰高漲的日本,還有藤野先生這樣溫厚純良、尊重人性、尊重中國的人存在,也許這個世界就還有光明的希望。
 
 
 
鑄劍 
 
鑄劍是1926年10月寫的,是魯迅在廈門小石屋發願寫故事新編後寫的第一篇,但直到1927年4月才完成,第二篇寫的奔月反倒在1926年12月先完成。1936年2月,魯迅在給黎烈文的信中說「故事新編真是塞責的東西,除鑄劍外,都不免油滑」。兩個月後在給增田涉的信中又說「故事新編中的鑄劍,確是寫得較為認真」看起來,魯迅似乎很偏愛鑄劍。
 
相較於四年前的補天重新演繹創世神話、八年後的理水采薇出關非攻起死借用古代聖哲反諷時事,在1926年底完成的鑄劍和奔月似乎不太一樣,這兩篇專心講述三個落難英雄(后羿、眉間尺和黑色人)的故事,描述他們生活上的細節,奮鬥的過程以及心情的細微轉折。不同的是,奔月文中流動著英雄末路的無奈,鑄劍文中卻滿溢著復仇的怒火。猜想這三個落難英雄都是魯迅自己,他寫的是當時自己的困境、無奈、憤怒及掙扎。
 
當時魯迅生活在什麼樣的時代?1925年女師大事件,校長竟引軍警進校園毆打學生,段祺瑞支持校長並解散女師大,教育總長將支持學生的魯迅從教育部開除。1926年三一八慘案,段祺瑞下令對徒手請願的學生開槍,死亡47人,包括女師大學生劉和珍。1927年四一二事件,蔣介石在上海發動青幫洪幫流氓捕殺中共黨員,隨後在全國進行搜捕,許多中共黨員遇害,汪壽華被活埋,李大釗被吊死。這就是魯迅生活的年代,他的心中滿是悲憤,對於殘暴的統治者,燃著復仇的火燄。但魯迅的生活中只有讀書演講寫文章,沒有拿起刀槍的可能,所以他把復仇的怒火寫進文章裡,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鑄劍。
 
優柔的眉間尺在知道父親的冤仇後,決定為父報仇,也決定要成為果敢的人。一夕之間想要改變實在很困難,他一路上始終很惶惑,遇見群眾惶惑,遇見乾癟臉少年惶惑,被群眾圍觀惶惑,被黑色人叫出名字更惶惑。只有在他決定相信黑色人比自己更能有效報仇之後,他第一次變得果決,他揮劍砍下自己的頭,成為黑色人復仇行動的一部份。眉間尺的頭顱在鼎中歌舞時雍容秀媚,冷靜從容,似乎表示他已經成熟多了,能承擔原本承擔不了的責任。
 
魯迅的父親被庸醫所誤,久病去逝,富裕的家境一夕變為赤貧。身為長子的魯迅才十五歲,從富家公子變成貧窮少年,嚐到人情冷暖,逼迫他迅速長大成為大人。魯迅曾經學西醫,似乎是想為被中醫害死的父親復仇。由此看來,眉間尺似乎是少年時的魯迅。
 
黑色人是「黑色的人,黑鬚黑眼睛,瘦得如鐵」,自稱宴之敖者,認為「仗義,同情,那些東西,先前曾經乾淨過,現在卻都成了放債鬼的資本」,還說「我的魂靈上是有這麼多的,人我所加的傷,我已經憎惡了我自己」似乎黑色人原本充滿理想,也有仗義和同情,但受到一再打擊,黑色人的心變冷了,只剩下一個復仇的意念。由此看來,黑色人似乎是1927年當時,對統治者一連串暴行感到悲憤的魯迅。
 
每天坐在客廳內書桌前的魯迅,內心其實極狂野,才能把三顆頭在鍋中大戰的情節寫成這樣。原本曹丕的列異傳中只寫到第一顆頭在鍋中跳舞,第二第三顆頭掉進鍋裡,三顆頭就都煮爛了。魯迅賦予了三顆頭各自不同的性格和策略的運用,讓他們的大戰更豐富精采。最重要的是這個意象既荒謬又合理,既巧妙又狂野,衝擊性很強,中國文學中似乎少有這樣的情節。
 
眉間尺和黑色人的復仇成功了,但是眉間尺和黑色人的頭顱將永遠和死敵擠在一起,王的頭顱也要永遠跟自己的仇人擠在一起,這是對暴君的諷刺,也是對復仇者的諷刺。更糟的是,死了一個暴君之後,世界並沒有改變,沒有人知道眉間尺和黑色人為何這樣做,也沒有人對暴君的死感到高興,群眾們只是繼續圍觀,看王的棺木,看王的妻妾。復仇者、被復仇者、復仇本身都被遺忘了。所有的復仇的神聖、崇高和詩意,都被消解,連血痕也被舔凈。只有看客仍然佔據著畫面:在中國,他們是唯一的、永遠的勝利者。
 
 
 
   

研究室成員

所在位置

研究室的相本

新竹飲食文化計畫

會議與學術活動相本

會議海報

2016

2015

2014

2012-2013

2010-2011

2008-2009

“萬隆•第三世界六十年”系列論壇

2014 IACSS Summer School

重訪後街:以陳映真為線索的1960年代

《尋畫:現實主義畫家吳耀忠》畫展與系列座談

冷戰的歷史文化——東亞批判刊物會議

東亞脈絡下的釣魚台:保釣精神的繼承與轉化

2011思想、歷史與文化高等講座:蔡翔

2011思想、歷史與文化高等講座:池上善彥

2012思想、歷史與文化高等講座:戴錦華

2012歷史、思想與文化高等講座:王曉明

2013歷史、思想與文化高等講座:洪子誠

2013台聯大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年度講座|Partha Chatterjee教授:Empire and Nation/帝國與國族

2013思想、歷史與文化高等講座Madhava Prasad教授

2014 亞洲現代思想計畫年度講座—Ashis NANDY

Issues

相關學術活動

Inter-Asia.Org

IACS出版書系

專書

期刊

推薦出版品

出版相關座談會錄影影片

「重訪後街:以陳映真為線索的1960年代系列論壇錄影影片

左翼文獻資料庫

陳映真文獻資料庫

錢理群文獻資料庫

會議與座談錄影影片

戰後左翼口述計畫系列:以陳映真為線索

亞際書院

西天中土

陳映真的思想與文學

2011文化研究導論

魯迅:亞洲思想資源

連結機構

2010文化研究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