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思台灣論:台日批判圈的內部對話
台社,2005年出版
編者:陳光興 李朝津
2001年二月,小林善紀《台灣論》的譯本在台發行,引起了軒然大波,卻也提供了台日兩地批判圈開始以群體的形式進行對話的契機。對話的目的在於共同重新面對殖民歷史與人民記憶,透過比較與理解,才能逐步走出殖民主義與冷戰的陰影、走向東亞區域性和解的起點。相對於台日主流政治中的殖民戀舊及鄉愁,本書呈現了兩地批判圈之間一連串互動中的緊張關係,是台日之間開啟具有反思後/殖民問題的一手重要歷文獻。 |
2001年二月,小林善紀《台灣論》的譯本在台發行,引起了軒然大波,卻也提供了台日兩地批判圈開始以群體的形式進行對話的契機。對話的目的在於共同重新面對殖民歷史與人民記憶,透過比較與理解,才能逐步走出殖民主義與冷戰的陰影、走向東亞區域性和解的起點。相對於台日主流政治中的殖民戀舊及鄉愁,本書呈現了兩地批判圈之間一連串互動中的緊張關係,是台日之間開啟具有反思後/殖民問題的一手重要歷文獻。
【出版說明】
《台灣論》所觸發台日批判圈對話的契機
陳光興
東亞地區存在著一個極為矛盾的歷史狀態。二十世紀的前半葉,日本殖民帝國的軍國主義橫掃亞洲各地,帶來了長期區域性的相互不信任,以致於在走出冷戰時代陰影的過程裡在上文化統合及互動的困難,但是同時日本左翼批判知識圈又無可否認的是整個地區批判知識得以建立的重要資源。日本右翼軍國主義的崛起或許正造就了日本左翼思想上不斷的反思;而統合日本國家右翼與知識分子左翼的力量正是所謂總體的資本主義現代性問題。在日本內部左右分化的狀態中,左翼從未在國家層級政治上取得主導權,而其不斷對於右翼的檢討、批判與分析,卻在一個世紀中累積了相當重要的資源,從二次戰後開始在日本知識圈,乃至於學術界取得了霸權的領導位置。誇張點說,跨出東亞,放在全球性的知識地圖來看,日本左翼知識生產之龐大,恐怕不是任何資本主義國家與地區所能相比較的;除了研究世界左翼思想的各種團體林立各處外,即便是最為保守的經濟學領域,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至今仍然是居於主導性的地位,包括東京大學。擺回東亞來看,特別是在東北亞,日本左翼帝的學術思想對於韓國、中國大陸及台灣在過去一個世紀中,尤其是二十世紀前半,產生了關鍵性的影響,如魯迅與楊奎,都受是透過了日本左翼的窗口得到了批判性的養分;就算是戰後,南韓知識分子的地下讀書會都部份是靠著強制閱讀日本左翼對資本主義的分析來提煉出他/她們自身對於南韓資本主義發展的觀點。但是,由於對於日本帝國主義的批判,東亞地區的批判性知識圈也連帶著從未真正的正視及認知日本左翼思想在反對運動及批判思惟上的重大貢獻。然而,一個世紀裡,只要從中文及韓文所廣泛使用的分析語彙來看,就會發現許多都來自於日文翻譯,我們就可以辨識到,其實日本整套批判知識的影響力是無所不在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國民國家,民主主義,社會結構,市民社會,日常生活,勞動力,構造,市場,客體化,批判,等等,幾乎我們所使用的分析語言都充斥著日譯的痕跡。這種長期的歷史效應到底意味著什麼?在東亞批判圈還沒有能夠產生實質互動前,這個問題或許是無法回答的,但是至少我們必須要能夠準確的認識到破碎而又關鍵的歷史事實:日本的批判性知識就是『我們』的重要資源。
二次戰後,台灣與日本結束了長達半世界的殖民關係,但是兩地快速地被立即編入全球性冷戰體制,在此結構性機制的阻絕下,日本的去帝國化與台灣的去殖民化工程並未能即時展開,反倒就此臣服於美國所領導的資本主義世界構造中。雖然國民黨作為冷戰體制下的戰敗流亡政權在台灣以親美反日為基本的戰略來定位,企圖徹底消滅日本透過殖民主義所造成的深層文化影響,但是台日兩地並未就此完全割斷,而是以緣盡情未了的狀態,藕斷絲連的形式維持著長期的關係,這種情勢至後李登輝時期發生轉變,再碰上全球化情境中的區域化趨勢下消費社會形成,以文化工業為前導所掀起了所謂哈日風潮,至此台日之間主流文化的動態關係由絲線轉趨實線。
兩地批判圈之間的互動關係當然也受制於歷史環境的牽制。日本方面的批判圈在戰後基本上忙於內部的反思,對於日本帝國主義在亞洲的禍害提出解釋,其主要對手是右翼思想,所以發展出以階級分析為主的日本資本主義現代性形成的歷史解釋,其中包括日本民族法西斯性格的討論;因為對話對象是日本本國的內部爭辯,對於前殖民地(如台灣)在戰後的變化沒有實質的研究與分析,反倒是右翼分子基於殖民地情節與鄉愁,持續的對前殖民地投入一定的投射與關切。在冷戰體制下,日本左翼受其對手制約,所呈現的國家主義性質是相當清楚的:台灣被視為鐵板一塊,為國民黨的右翼法西斯威權主義所籠罩,而中國大陸共產黨政權則被視為亞洲地區左翼運動希望之所在。無法區分國家機器所主導的權力集團與人民群眾所棲身的民間社會,基本上日本左翼進步知識圈與台灣批判圈的互動基本上是缺乏動力的,就算有所互動也只是在個人以零散的方式來進行。而台灣方面,五0年代的白色恐怖將左翼思潮清除殆盡,同時思想學術在戰後受制於美國學院,留日知識份子居於少數,也並未帶動批判圈之間的互動。總之,戰後日台批判圈之間的連帶基本上是乏善可陳。這種情勢到了九0年代以後略有改善,日本進步圈的份子在進入冷戰尾聲以及後殖民論述的席捲下,開始被迫重新面對前殖民地問題,而台灣的留學生也開始相較於以往不再只是以美國為唯一的想像,日本逐漸成為知識取得的多元去處之一。但是,批判知識圈之間仍然沒有有系統的實質互動。
就是在這樣的客觀狀況中,2001年二月起,小林善紀《台灣論》的譯本在台發行,引起了軒然大波,正好提供了台日兩地批判圈開始以群體的形式發生關係的契機。
從台灣內部來看,《台灣論》的兩極化爭議其實說明了台灣不同主體群的身分認同直接關乎對於日本想像在感情與記憶上的關鍵差異,以及對待日本殖民主義的方式之不同,刻板映像中本省人的「親日」與相對應外省人的「反日」,揭示出至少兩種不同族群民族主義的情緒基礎差異,顯現「日本想像」在此三角關係中所扮演的關鍵位置。不論親日反日,「日本」確實早已內在於台灣主體構造,成為台灣文化主體性極為重要的因子,就像「美國」在戰後五十年間也成為台灣主體性的一部份。
所以,對我們而言,小林的《台灣論》中譯版在台灣上市本來不是件壞事,藉此機會可以深化台灣文化主體性構造的批判性討論。但是《台灣社會研究季刊》(以下簡稱《台社》)編輯委員會同仁所觀察到的具體現象是:台灣右翼法西斯中國民族主義所動員的社會矛盾其實不過是對日本右翼法西斯民族主義的反動,其基本性質是一致的;而他們的行徑又引爆了台灣民族主義份子的大力支持小林。在雙方強勢的情緒化反應中,原本可以重新開啟的討論空間,於是被化約成個人問題與一貫的統獨之爭。
基於對於情勢的不滿,為了能夠開啟更為多元的討論空間來深化問題,《台社》於2001年二月二十八日於台北紫藤蘆召開了「小林《台灣論》引發多重效應的回應與批判」的公共論壇,對於當前的輿論反應提出批判性的分析。這次的討論突破了既有的輿論層次,切中問題,也因而受到媒體的大幅報導。會議中的發言稿與自由討論構成了本書的第一部份。
大約在同時間,我們獲知日本一批多達三十人之多以年輕一代為主體的批判份子正在共同編輯《超越小林善紀台灣論》一書,企圖介入小林所盤據的發言空間,對台灣問題提出不同的看法。於是,《台社》於2001年三月十日於台北清大月涵堂再次召開「跨國閱讀《台灣論》:日本與台灣批判圈的對話」論壇,邀請了該書的兩位主要編者,東京一橋大學研究台灣文學的前輩松永正義教授與對台灣文化研究專精的丸川哲史先生,解說該書集體寫作在日本內部的歷史脈絡,同時我們也請來台灣年輕一代對漫畫有鑽研的研究生石振弘與張玉芬,原住民盲詩人莫那能,性/別運動家王蘋,與台社的編委們共同討論。會後,《台社》開始研商與日本批判圈的這批朋友合作進行翻譯批判小林《台灣論》的上述專書中的部份文章,並且在東京與台北舉辦學術討論會,共同面對日台之間的殖民地問題。此次會後出現了一個小插曲:台灣當局的情治單位向出借場地的清華大學查詢,是否有人邀集外國人在台灣進行不法政治活動,雖然這件事不了了之,卻也反應出新政府聲稱維護民主及言論自由,卻仍然無法落實管制其所屬的情治系統。
在時序上,《超越小林善紀台灣論》在2001年三月初已經完成,比「跨國閱讀《台灣論》:日本與台灣批判圈的對話」論壇來的早,所以本書第二部份的構成是選自該書直接與我們關切的議題相關的十一篇文章,第三部份則是本此論壇的發言稿與臨場討論。
基於該次會後的協議,由東京的東亞文史哲研究網絡與《台社》共同組織,於五月十七日在東京大學召開〈日台共同會議:超越小林善記的台灣論〉,會議由東京著名的女性主義學者一橋大學教授板元弘子主持,會議主題除直接討論《台灣論》引發的問題意識外,焦點擺在殖民地近代性與民族主義問題,發表論文的包括丸川哲史(學習院大學)、宣森雄(大阪大學)、運動家上杉聰(日本戰爭責任資料中心)及渡邊信夫(台灣慰安婦後援會),及《台社》成員夏鑄九與陳光興,最後由姜尚中(東京大學)做總結討論。會中有兩百五十人參與,其中包括運動家、市民團體、學者以及研究生,反應熱烈,反應出日本內部對於對於小林這樣思想的質疑與批判力量不容忽視。會後《台社》同仁應邀至京都大學參加〈台灣殖民現代性〉討論會。
為持續互動與深化討論,《台社》與東京的文史哲研究網絡決議於2001年八月十一日於台北再度召開討論會,同時配合本書的出版。以〈再次反思《台灣論》:東亞批判圈的對話〉為題,我們邀請了該書的三位作者駒迎武(京都大學)、姜尚中、丸川哲史,以及南韓重要現代史學家白永瑞(延世大學)與《台社》同仁針對本書共同討論,期盼開展新的問題意識。
我們期待東亞有反思能力的批判性知識圈能夠持續互動,逐步能夠形成屬於東亞地區的批判圈,擺開自我中心的民族優先論,找回過去批判性的國際主義精神,共同重新思考東亞的歷史與人民記憶問題,透過比較,相互理解,轉化我們既有的參考座標,才能逐步開啟走出冷戰與殖民主義的陰影,走向東亞地區尋求和平的和解起點。我們更期待東亞批判圈的形成能夠在未來發作用,揮阻擋一切形式的戰爭與暴力。本書所呈現的是這個批判走向的一小步。
這本書是由《台社》編委會統籌規劃,與東京的文史哲研究網絡合作編輯。《台社》內部由精通日文的編委李朝津與黃紹恆二位同仁負責選稿、翻譯、校訂工作,陳光興統籌聯繫,執行編輯吳挺峰負責相關編務。好友丸川哲史在這幾次互動過程中扮演了居中聯繫的重要角色,感謝他所投入的時間、精力以及耐心的協調。
再次感謝唐山書店陳隆昊先生對《台社》出版品持續的協助,本書是台社叢刊的第十本了。
我們特別要感謝台北先智出版社贊助翻譯相關費用以及八月十一日與我們共同主辦的討論會,特別是陳孟宗先生的慷慨支持,與吳淑美女士的協助,《超越小林善紀台灣論》的完整中譯本將由先智出版社於近日出版。
(2001年七月十二日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